話說因馬均被抓走一事,卻是讓趙信因禍得福。不僅贏得了衛家、伍家的支持,更是有了上官秋的加盟。
趙信不知道,因上官秋的到來,讓趙信勢力的發展速度,一日千裏而行。
兩日過後,衛家、伍家的財物支持到位,趙信奉手承諾,將戰死的士卒撫恤盡數發放,一時間,趙信又在百姓中博取了仁官名聲。
百姓們是善變的。
收到撫恤之後,便成為了趙信的鐵杆宣傳者。
老人家甲:“『奸』臣當道,貪髒汙銀,趙長史想盡辦法為戰死士卒尋來撫恤……”
老人家乙:“是啊是啊……趙長史真是一位好官……”
……
且說趙信發完撫恤之後,銀庫之中仍舊有著諸多錢財,足夠打造三千士卒所用刀槍鐵甲,當即差馬均領頭去做,另一邊,趙信再次前張家村拜訪張汼。
然而,待得趙信來到張家村之時,卻是得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張汼先後經曆數子之痛,陳受不住打擊,已於前日病亡。
不過對張汼之子,趙信也是拋出了橄欖枝,但其卻是不領情,聲稱要為父親守靈。趙信也不勉強,失望而歸。
趙信在範陽重整軍馬,加之士卒戰死可領撫恤,四周男子聞風而來,其中竟然是有著劉虞部隊的一些士卒,趕來投靠。
趙信聽聞之,甚是不解,問道:“爾等已是州牧軍卒,為何還來投我?莫非不知大漢軍法耶?”
一眾士卒卻是態度堅硬,為首之人名叫陳亭,負氣出聲道:“在劉虞帳下,每日吃的差,穿的差,武器、裝備都差也就罷了,打贏敵人無戰功,打輸就都是我們作戰不力,臨陣畏敵!如此主公,離開也罷!若長史大人要斬殺我等,死也無憾。”
趙信見這群人這般講話,一時間甚是為難。
上官秋道:“主公,這些將士既然都是大漢軍卒,又想效力於主公麾下,如此甚是輕易,何須皺眉。”
趙信當即將心中憂慮告之,“花月,這些士卒都是劉州牧的士卒,現無故脫離,依軍法,視為逃兵,合斬啊!”
上官秋撫了撫下顎長須,輕笑道:“隻要主公一手紙書,諸位將士便不是逃兵矣。隻需三語,便可三全其美。”
“願聞高見。”
“其一,久聞州牧大人治政有方,兵卒滿調,其二,範陽之兵族此前便捉襟見肘,加之於倉院一戰損失諸多;其三,近範陽盜賊興起,維安難繼,特向州牧大人借二十五將士,以上報州牧,下維治安,此建議妥否,請閱示。”
趙信聽完,這幾句話說的頭頭是道,當即點頭應允,場中一眾文人武將,也是見識了上官秋信手拈來的真功夫,甚是佩服。
此事白日剛定,晚間朱童卻報陳亭求見。
趙信招之談話。
陳亭入帳,拱手行禮。一番客套,自然不提。
隨後陳亭上前,從袖中取出一封信來,雙手奉交,周倉取之,轉遞趙信。拆開而覽,落筆之處卻叫張銘。趙信不禁狂喜,連忙從頭看起。
覽畢,趙信當即將信件放在蠟燭上燒之,並問陳亭道:“爾可曾走漏半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