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致富這句話,無論放在那個年代都不會錯,而中國人有了錢就建房,同樣是不變的規律。
前兩年葉家老大結婚不久,葉家就推掉了住了幾十年的泥坯房,起了這麼一間隊裏獨一無二的磚瓦房,還“奢侈”的砌了院子。這座在葉舒華眼裏寒酸到沒法住的農房,在當地人心裏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豪宅了,所以他們搬新家才一個月,葉家老二丈母娘咬死不鬆口的彩禮也立馬鬆了,同時還備上豐厚的陪嫁,歡歡喜喜把女兒嫁過來。
葉家人每天吃完飯,最喜歡做的事情也是坐在“氣派”的院子裏閑聊,葉舒華和王翠芬收工回家時,他們已經整整齊齊的坐在院子裏休息了。
食堂的工作是要比其他地方輕鬆,唯一不好的就是隊裏都收工、打了飯回家邊吃邊休息,在食堂幹活的卻還要忙著收拾東西,至少比人家晚半個小時才能收工。
也是因為這樣,葉舒華他們在開飯前就提前吃好了,熱騰騰剛出鍋的飯菜,不用回來吃剩菜。
可惜不管是剛出鍋還是剩飯剩菜,味道都不怎麼樣= =
葉舒華心情好,進了院子也主動跟大家打招呼,“爹,大哥二哥,大嫂二嫂。”
說著還逗了逗她大嫂懷裏的小胖子。
在葉舒華心裏,這個世界的大嫂是不怎麼滴,但她的大胖侄子還是很有前途的,小小年紀就知道她天賦異稟,人家說有奶就是娘,這小子每次見了她卻連喂奶的娘都不要了。
這會兒被最喜歡的小姑姑捏了臉,小胖果然在媽媽懷裏掙紮、朝著小姑姑的方向撲騰了,惹得在場大人歡笑不斷。
葉舒華對小孩的耐心向來不多,不過今天心情好,可以抱一抱,正想伸手,搬了個凳子坐在屋簷下裝文化人的葉隊長卻突然朝她招手:“小妹,過來幫我寫點東西。”
“葉小妹”頓時垮下了臉,不是因為嫌棄這個名字太鄉土,而是葉隊長的話讓她想起自己犯下的蠢。
上輩子葉舒華是標準的九零後,書本上、課堂上老師們都對那個特殊年代諱莫如深,不願多談,她自己也沒興趣深入了解,於是一直就想當然的以為字麵上的“大鍋飯”時期,就跟動蕩的那些年一樣漫長。
所以在剛大隊長趕下床、隻能跟著王翠芬同誌來食堂工作的時候,葉舒華簡直生無可戀,她以為自己要在食堂幹三五年之久——印象中是77年恢複的高考,標誌著某某時期的結束,葉舒華認為大鍋飯的解散應該也是那個時間。
當時隻在食堂幹一天,葉舒華就已經累成狗了,日複一日地幹上四五會怎樣?想想都覺得崩潰,還不如去死一死。
就在葉舒華懷疑人生的時候,“偉大的母親”王翠芬同誌過來支招,暗示她家裏真正做主的人是她父親,要讓隊長父親對她滿意了喜歡了,日子才好過雲雲。後來葉舒華才知道,王翠芬同誌讓她去討好隊長父親,跟她理解的其實不是一回事,但在當時,她真覺得這是唯一的出路了。
勤勞致富這句話,無論放在那個年代都不會錯,而中國人有了錢就建房,同樣是不變的規律。
前兩年葉家老大結婚不久,葉家就推掉了住了幾十年的泥坯房,起了這麼一間隊裏獨一無二的磚瓦房,還“奢侈”的砌了院子。這座在葉舒華眼裏寒酸到沒法住的農房,在當地人心裏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豪宅了,所以他們搬新家才一個月,葉家老二丈母娘咬死不鬆口的彩禮也立馬鬆了,同時還備上豐厚的陪嫁,歡歡喜喜把女兒嫁過來。
葉家人每天吃完飯,最喜歡做的事情也是坐在“氣派”的院子裏閑聊,葉舒華和王翠芬收工回家時,他們已經整整齊齊的坐在院子裏休息了。
食堂的工作是要比其他地方輕鬆,唯一不好的就是隊裏都收工、打了飯回家邊吃邊休息,在食堂幹活的卻還要忙著收拾東西,至少比人家晚半個小時才能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