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正好給了葉舒華投其所好的機會。
葉舒華也不是一生下來就不學無術,她父母都是八十年代的大學生,留給她的基因還是不錯的。
小時候父母都不管,她跟著爺爺生活,老爺子能在這個年代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可見他跟葉隊長也差不多,都是愛讀書、老幹部做派,葉舒華從小跟著爺爺下棋練字,也練出了一手好書法。
升高中那年爺爺去世,正在中二期的葉舒華無人看管,變成一匹脫韁的野馬,從此性情大變,小時候學的那些東西全都扔了,唯獨沒有扔的就是書法,有時候想老爺子了,就攤開紙筆練練字,所以這就成了她僅剩不多的特長。
想要討好隊長父親,就得投其所好,葉舒華確定葉隊長就喜歡文化人、連帶著對那些知青都愛屋及烏後,就決定行動了,某天“不經意”的在隊長父親麵前露了一手、讓他看到了她那筆好字——葉舒華能這麼操作也是試探過的,葉隊長是傳統大家長,除了葉三哥還能和他聊聊家國大事,其他兒女跟這位隊長父親都不怎麼親近,葉隊長也就無從知曉葉小妹的字跡。
按道理,王翠芬同誌這麼關心女兒,應該看得出筆跡不同,可惜她自己大字不識一個,所以葉舒華很容易就蒙混過關了。
計劃進行得很順利,葉隊長對葉舒華的字果然“驚為天人”,先還因為葉舒華裝病騙吃餘怒未消、而對她橫眉冷對的臉,瞬間就變得和顏悅色多了,在聽她說“初中畢業後才明白讀書不易,有空就私底下練字”的勵誌故事後,對好吃懶做的小閨女更是立刻改觀。
愛學習的人怎麼會好吃懶做呢?葉隊長於是接受了王翠芬同誌的理由,肯定是孩子長身體飯量變大了,這是身體原因,也不能完全怪她貪吃。
發現葉舒華字寫得好以後,葉隊長便物盡其用,經常喊她過去幫她寫報告什麼的,以前能有此“殊榮”的隻有葉三哥,葉隊長此舉也標誌著葉舒華成了除葉三哥以外、最討隊長父親歡心的孩子了。
葉舒華剛開始還挺高興,自認為計劃通,再裝幾天就可以求隊長父親給她換崗位了,直到有一天她腦子那根弦回來了,從葉小妹的記憶裏得知搶收季才開大鍋飯、吃到這個月底食堂就散了的事實。
這特麼跟書裏寫的不一樣啊,葉舒華整個人都懵了。因為按照事實,她隻需要老老實實在食堂幹幾天,等食堂解散她又可以回家吃白飯了,真換了工作那才準備幹到老吧!
所以她那些天上躥下跳都是為了什麼?
葉舒華犯了蠢,現在隊長父親喊她去寫報告,她便有些消極怠工了。
就像上輩子問爸媽拿了支票就消失、缺錢了才找他們一樣,葉舒華從不掩飾她的功利。
不過葉舒華不樂意,最疼愛的小閨女得到她爹的重視,王翠芬同誌卻表示很欣慰,鼓勵的拍了拍葉舒華的肩:“去幫下你爹,寫完娘給你煮雞蛋羹吃。”
葉舒華下床幹活後,也標誌著她養病結束,不能再奢侈的每天吃一顆雞蛋,雖然王翠芬同誌還是會偷偷投喂她,但是葉舒華從來沒做個這種“偷雞摸狗”的事,心裏還是不大高興的,如今聽到老母親光明正大說要煮雞蛋給她吃,葉舒華這才高興起來,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葉隊長身邊。
“坐這裏。”葉隊長沒對王翠芬同誌的話發表任何意見,而是把凳子讓出來,和顏悅色的站在葉舒華身後看她寫字。
全家人便知道葉隊長這是默認了。
王翠芬小勝一局,不著痕跡的瞥了兩個兒媳婦一眼,便得意的去廚房煮雞蛋了。
葉大嫂和葉二嫂此時也隻能訕笑,早上那搶雞蛋的氣勢是萬不敢當著葉隊長的麵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