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紅色窯工”徐海東(1 / 3)

徐海東告訴我:“拿下縣城時,實際上隻進行了一場小規模戰鬥。我們包圍並封鎖了預旺縣10天。城裏有馬鴻逵的1個騎兵旅和大約1000人的民團。我們直到第十晚才發起進攻。當時天很黑,我們在城牆上架設了雲梯,有1個連趁著敵軍哨兵沒注意爬上了城。然後,他們用1挺機槍守住雲梯,接著我們又有1個團登上了城牆。

“登城之後沒有發生什麼戰鬥。我們在拂曉之前就解除了所有民團的武裝,包圍了騎兵旅。我們隻有1人犧牲,7人負傷。我們給民團每人發了一元銀洋,把他們送回了他們的農莊,給馬鴻逵的部下每人發了兩元銀洋。他們有幾百人留了下來,參加了我們的隊伍。縣長和旅長在他們的部隊被解除武裝時爬東牆逃走了。”

我跟紅十五軍團相處了5天,覺得每時每刻都特別有趣。而對於我這個“蘇區調查員”(他們在預旺縣這麼稱呼我)來說,沒有什麼材料能比徐海東自己的故事更有價值了。我每晚都會在他處理完工作後跟他交談。我騎著馬與他一道前往紅73師前線,還與他一道去了紅軍劇社。他頭一回向我講起了鄂豫皖蘇維埃共和國的曆史,此前還無人充分了解此段曆史。鄂豫皖蘇區的麵積僅次於江西中央蘇區,徐海東作為該區第一支遊擊隊的組織者,幾乎了解其發展曆程的所有細節。

在我看來,徐海東是我所見過的所有共產黨領袖中“階級意識”最強的人——在舉止、外表、談吐和背景方麵都是如此。雖然紅軍中的大部分下級軍官是無產階級出身,但也有很多高級指揮員是中產階級或中農家庭出身,或是知識分子出身。徐海東很明顯是個例外。他對自己的無產階級出身引以為豪,經常笑稱自己是“苦力”。看得出來,他真誠地相信中國的窮人,農民和工人,都是好人——他們善良、勇敢、無私、誠實——而有錢人卻壞事做盡。我認為,在他看來,問題就是那麼簡單:他奮鬥不止,想要消滅這些罪惡。他說自己勇敢無畏,自己的部隊所向披靡,正是因為這種絕對的信念,這些豪言壯語才不會讓人覺得他很自負和狂妄。他曾經說過,“一紅抵五白。”對他來說,這就是個無可辯駁的事實。

他為自己的部隊感到非常驕傲——他們的人格,以及作為戰士、騎兵和革命者所擁有的技能都讓他感到驕傲。他為他們的列寧俱樂部,還有他們極具藝術表現力的海報——確實非常棒——感到驕傲。他也為自己的幾個師長感到驕傲——其中兩個“做過苦力,就跟我一樣”,還有一個參加紅軍已有6年,卻隻有21歲。

徐海東非常看重能夠展現強健體魄的行為。讓他感到遺憾的是,他自己在10年的戰鬥生涯中曾8次負傷,這讓他行動稍微有些不便。他不沾煙酒,身材依舊很修長,四肢依舊筆直勻稱,身上每一寸肌肉都很結實。他的雙腿、雙臂、胸部、肩膀和臀部都受過傷。有一顆子彈曾從他的眼下穿過頭部,又從耳後穿出。他看起來還是像個農村青年,似乎剛從水稻田裏出來,把卷起的褲腿放下,就跟著路過的隊伍參加了紅軍。

徐海東告訴我:“拿下縣城時,實際上隻進行了一場小規模戰鬥。我們包圍並封鎖了預旺縣10天。城裏有馬鴻逵的1個騎兵旅和大約1000人的民團。我們直到第十晚才發起進攻。當時天很黑,我們在城牆上架設了雲梯,有1個連趁著敵軍哨兵沒注意爬上了城。然後,他們用1挺機槍守住雲梯,接著我們又有1個團登上了城牆。

“登城之後沒有發生什麼戰鬥。我們在拂曉之前就解除了所有民團的武裝,包圍了騎兵旅。我們隻有1人犧牲,7人負傷。我們給民團每人發了一元銀洋,把他們送回了他們的農莊,給馬鴻逵的部下每人發了兩元銀洋。他們有幾百人留了下來,參加了我們的隊伍。縣長和旅長在他們的部隊被解除武裝時爬東牆逃走了。”

我跟紅十五軍團相處了5天,覺得每時每刻都特別有趣。而對於我這個“蘇區調查員”(他們在預旺縣這麼稱呼我)來說,沒有什麼材料能比徐海東自己的故事更有價值了。我每晚都會在他處理完工作後跟他交談。我騎著馬與他一道前往紅73師前線,還與他一道去了紅軍劇社。他頭一回向我講起了鄂豫皖蘇維埃共和國的曆史,此前還無人充分了解此段曆史。鄂豫皖蘇區的麵積僅次於江西中央蘇區,徐海東作為該區第一支遊擊隊的組織者,幾乎了解其發展曆程的所有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