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馬大姐,你說我婆婆咋就不願意讓我們夫妻倆好好日子呢!(1 / 3)

小夥子很快回來了,當然沒有不要票的棉花。

周蘭香趕緊放下搪瓷缸子跟他道謝,在小夥子越皺越緊的眉頭中離開了。

出了奮鬥大隊大隊部,她接著往公社方向走。東北的冬天太冷了,風刮在臉上一會兒就凍木了,身上的棉襖又薄又舊,根本擋不住什麼風。

這身棉襖棉褲還是八年前韓爺爺在的時候給她買棉花做得,做得時候是用最好的皮棉和新花布,爺爺說小姑娘怕冷,使勁兒讓她往裏絮棉花,棉褲厚得都快自己能站住了。她又手巧,衣服厚實卻不臃腫,穿出去又漂亮又暖和,不知道羨慕壞了多少小姑娘。

這些年她一直特別愛惜,每年都拆洗,棉花雖然舊,可也彈得鬆鬆軟軟的,按理說就是穿到現在也比別人幾年不拆洗的舊棉襖強。

可她傻呀,剛結婚那年就把自己棉襖棉褲裏麵的棉花抽出去一半,給王滿囤加到棉衣服裏去了!

後來小山個子長得太快,家裏卻沒棉花給他往棉衣裏添,她就又抽自己棉衣裏的棉花,到現在抽得隻剩下薄薄的一層。

後來她就是穿著這樣的破棉衣一直到十多年後進城當保姆,主人家看她太可憐,給了她一件舊棉衣,她才把這件破棉襖脫下來。

周蘭香想著這些,心裏複雜難言,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公社所在的小鎮上。

說是鎮子,其實也就是短短一條幾十米的小街,周圍住著百來戶人家,用後世的眼光看,就是一個大點的屯子。

現在鎮子裏短短的小街上隻有公社大院、供銷社、食品站、衛生院、郵局、獸醫站、公社中學這些最基本的單位,靠鎮子外麵才是五金農具廠、電磨坊、新建的磚瓦廠這些小型的廠子。

房子也都是磚瓦結構的平房,後麵的居民房子一大半還都是土坯房。

周蘭香順著沒什麼人的小街走到公社的大門前,公社的房子跟他們大隊部一樣是一排青青紅紅的磚瓦房,隻是看著房子更大更敞亮一些,牆上刷著“人民公社好”的大標語,灰撲撲常年不關的簡陋大鐵門上高高掛著一顆紅紅的紅五星。

跟普遍空蕩蕩沒事兒就沒人的各個大隊部相比,公社大院最大的不同的是各個房間都有人,院子裏也停了一排自行車,旁邊牲口棚裏還栓了好幾輛驢車、牛車。

周蘭香在門口站了一會兒,趁人不注意把手裏的另一封舉報信投進門口的郵筒,這封信的信封上除了“舉報信”三個大字,還寫了“紅星公社領導收”幾個字。

最重要的事辦完了,周蘭香才走進公社大門。公社裏人來人往,沒人注意她,她也不問,直接走進門廳,敲了敲門廳旁邊的一扇小窗戶,窗戶上麵掛著一個小牌子,寫著“傳達室”。

一個穿著黑色大棉襖滿臉縱橫皺紋的黑瘦老頭拉開小窗戶上的隔板,居高臨下地瞥了周蘭香一眼:“找誰?啥事?”

看到她身上打著補丁的破舊衣服,更是用鼻孔對著她了,低頭吸溜了一口手裏掉瓷的大搪瓷缸子裏的熱水,老頭眼皮都懶得對周蘭香抬。

這個年代的公家人都是讓人羨慕的對象,特別是在農民眼裏。所以來公社辦事的農民不自覺地就低了人家三等,甚至對公社的門房都敬畏有加。

時間長了,總跟農民打交道的公社門房對農民們的態度反而比真正的國家幹部更傲氣淩人。

周蘭香很平靜:“我找公社婦女主任,我要給我們大隊幹部寫表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