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好事,周蘭香當然要答應下來。別說一天做兩頓飯隊裏給滿工分,就是不給工分,老隊長和韓會計找她幫忙,她也願意幫。
王家的事他們幫了她這麼多,她哪能不記著他們的好。而且以後還有更多需要他們幫忙的地方,她傻了才不趁機跟隊幹部處好關係。
老隊長雖然咳嗽得挺厲害,可一點不耽誤他雷厲風行地辦事,招呼一個在隊部前麵打穀場瘋跑的小小子,讓他把東頭七隊隊長劉大頭叫來。
劉大頭四十多歲,頭大胳膊腿短粗,偏偏身子特別壯,又總穿一件灰綠色的大布衫子,看著就像一個用兩條腿走路的王八精。
不過他那顆大頭可是沒白長,樣子看著可笑,人卻特別精明,那扇特別壯實的身板子也厲害,全公社論力氣,除了韓進沒人能杠得過他!
劉大頭豪爽中帶著點尊敬地叫老隊長麥子叔,對韓立群也很親熱地叫了聲叔,知道是找他來商量給知青做飯的人選,老隊長沒提是誰呢,他看一眼坐在一邊搓苞米的周蘭香就明白了。
“麥子叔,這事兒我回去想了好幾個來回,我們隊裏真沒合適的人,這事兒還得您老給操操心!頭一條得做飯好吃,還得幹淨利索,最重要的是人品過得去!”劉大頭短粗的胳膊向上一劃拉,“您老看人上眼睛最毒,這事兒就得靠您了!”
他這麼說就好辦了,馬上定下了周蘭香,老隊長和劉大頭一起帶著她去知青點跟大家宣布一下這事兒。
知青點也挨著打穀場,隊部是在打穀場北邊坐北朝南三大間正房,知青點挨著打穀場西頭,坐西朝東四小間土坯茅草西廂房,是隊裏以前放積存糧和牲口飼料的地方。
房子蓋了不少年了,本來就不是住人的地方,牆薄屋頂也不保暖,雖然去年知青來了隊裏給牆上抹了厚厚一層黃泥,屋頂的草也換了新的,可連個院子都沒有孤零零的四間房子,又在屯頭沒轍沒擋的地方,大冬天的屋裏也就是勉強維持著不上凍而已。
現在知青點有七名知青,四男三女,男知青住東邊兩間,女知青住西邊一間半,中間隔出半間來做廚房,老隊長幾個人直接進了東邊男知青的屋子。
把兩名女知青叫過來宣布了隊裏派人給他們做飯的決定,知青們非常高興,可也掩飾不住意外,但還是很激動地鼓掌感謝,接著一起眼巴巴地看著兩位隊領導,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很顯然,這幾天他們跟隊領導提了不少請求,兩位隊長一樣沒給解決,卻意外地給派了個做飯的來。
老隊長從外麵進門,冷熱氣一衝就忍不住狠咳嗽一頓,劉大頭這人的好處就是該他出頭的時候從來不躲,誠懇又很有態度地跟知青們說了國家的知青政策和隊裏的情況,表示積極貫徹國家政策,能給知青們提供方便肯定會盡力,但農村就是這麼個條件,還請大家多克服克服。
看起來年紀最大最成熟的男知青季遠代表大家趕緊表態:“我們知識青年下鄉就是來農村廣闊天地鍛煉自己的,**都說了,農村的廣大天地大有可為,我們下鄉了就是農民身份,要吃苦耐勞積極投身到農村建設中去,隊裏不用對我們特殊照顧,我們肯定嚴格要求自己,為農村建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知青們被季遠說得熱血沸騰,年紀最小的小女知青韓梅甚至馬上積極要求要去參加隊裏的水利建設工程隊,到最艱苦的地方鍛煉自己!
大家紛紛響應,表示自己也要去最艱苦的地方鍛煉自己!
老隊長和劉大頭一唱一和,安撫好了知青們的情緒,當然也沒同意知青們的要求,接著安排做飯的事。
周蘭香一天給他們做兩頓飯,按這一帶農村的傳統,入冬活不重了就吃兩頓飯,早上下了早工八點回來吃早飯,東北冬天天黑得早,四點就得收工回家吃晚飯。
說好了這些,周蘭香主動提出自己不掌管糧食:“你們有文化的城裏學生都會算賬,大家夥兒的糧食也是按月定量供給,我不好胡亂分配,你們以前誰管糧食還是誰管,我做一頓飯你們給我一頓的糧,也讓我偷個懶少操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