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不是磨盤屯的人,她沒有把這兩人從小看到大,她印象裏沒有他們的過去。
她不像磨盤屯的人那樣,從周蘭香還是個六七歲瘦弱的小姑娘、韓進還是個從狼窩裏抱回來的小狼崽子時就看著他們。
看著周蘭香拖著抱著,磕磕絆絆地把一個光腚娃娃一點點帶大,給他洗澡喂飯,哄他不要狼嚎,教他學說人話,教他像人一樣雙腳走路,在他盯著人脖子要咬一口的時候捂住他不帶一絲溫度的眼睛,連拖帶抱地把他拖拽回家。
更看不見韓進從會走路開始就小尾巴一樣跟著他的小姐姐,兩個孩子磕磕絆絆隻要出了家門就長在一起一樣從來沒分開過,一天天一年年,他們從小娃娃長大,一個是永遠溫柔細語哄著的小姐姐,一個是跟在她身邊一步不離的弟弟。
即使他們已經長大,在磨盤屯人的心裏,他們就是小姐弟,比親姐弟還親,誰都沒往其他地方想過。就像狗剩在心裏認定進舅舅就是他小姨的弟弟,連大夫說他以後會像進舅舅一樣長大個,他都沒想起來,進舅舅跟他小姨、跟他們家是完全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
可在李嬸眼裏不一樣,她看到的他們,隻有現在站在自己麵前的兩個般配的年輕人。
一個高大英俊,為人處世周到持重,根本不像個剛滿二十歲的年輕人。這個比她兒子還小的孩子,骨子裏一直帶著讓人莫名忌憚的淡漠淩厲,在香香麵前卻換了一個人似的,心細得她一個眼神就能知道她需要什麼,她一句話他就能哈哈大笑出來。
隻有在他的香香麵前,他才是真的放鬆暢快的吧!
而小香這個小閨女,漂亮得跟朵花似的,特別是那股子溫溫柔柔的勁兒,說話輕聲細語做活麻利輕快,好像什麼人什麼事到她這裏,都能變得漂亮順眼起來,本來不順的事都順溜了!
李嬸越看越稀罕,怎麼會有這麼可人疼的孩子呢!被她笑眯眯地看一眼叫一聲,她這個一向自詡肩頭能跑馬拳頭能站人的糙老太太都覺得自個變得好看起來,跟她說話不自覺地就壓了壓調門,不是怕嚇著她,就是覺得高門大嗓地吵吵不好。
在這個水靈靈的小閨女麵前,她這個粗糙了一輩子的半大老太太竟然想起來自個是個女人了!
這樣的兩個孩子,差幾歲能咋地?誰敢說不是天生一對!
李嬸笑嗬嗬地看著倆孩子,真好!都長得這麼好,以後生幾個小娃娃不知道得漂亮成什麼樣兒!
韓進他們不但給楊爺爺帶了好幾樣自己做的小菜,還帶了自家種的新鮮韭菜和芹菜,還有香香種出來的第一茬小白菜、小水蘿卜菜和小蔥、香菜,都是才長出幾片葉子最鮮嫩的時候,在剛剛化凍的北方,山上的小草都還沒出來,能吃上這麼些新鮮小菜,真是再稀罕不過了!
李嬸就拿出家裏最好的白麵,打了好幾顆雞蛋,切了韭菜打算包韭菜餡餃子。
他們在這邊忙著包餃子,楊爺爺和李叔實在忍不住,已經就著小菜和小青菜喝起酒來了。
案板放到炕上,他們這邊包餃子,楊爺爺他們在那邊擺著小炕桌喝酒,一家子熱熱鬧鬧地說話,熱鬧又舒心,楊爺爺已經微醺,不住地囑咐小香,“以後要常來看爺爺!一定常來!你來爺爺高興!不帶吃的爺爺看見你也高興!”
李嬸對小香笑得特別慈愛,“我這肚子不爭氣,一輩子也沒生出個小閨女來,你以後常來,我們家呀,就缺你這麼個小閨女!”
真是越看這孩子越好,哪兒哪兒都好,連包的餃子都那麼好看,“聽說包餃子好看生娃也好看!”
周蘭香怕李嬸從生娃又說到相對象結婚,小進又得想起今天早上的事,就笑著接過話茬:“看嬸兒包的餃子就知道,你家幾個小兄弟肯定都壯實有勁兒!”
幾位長輩都被她逗笑了,可不是!家裏那四個小子個個壯得跟熊瞎子似的!李嬸幸福地歎氣,“我這也是讓那幾個臭小子給逼得,餃子不包大點瓷實點,一個都不夠他們一口的!”
餃子包好,院子裏走進來兩個三四歲的小娃娃,咬著手指頭好奇地看著周蘭香,看到韓進走過來,跟見了大灰狼一樣撒開小短腿就往出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