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青那邊換了大鼻子做飯,周蘭香就跟他們都沒什麼接觸了。
過了正月十五季遠和張立明從家裏探親回來,帶著家裏的特產過來看過一次周蘭香,也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換人做飯的時候他們已經回家了,並不知情,但是換了人也不能就裝不知道,總得過來打個招呼說一聲。
畢竟蘭香姐去做飯的時候耐心細致地教他們用土灶做農村的燉菜,也教了不少在農村生活的常識,還跟隊長給他們說過好話,要過一些土豆和蘿卜,甚至她弟弟韓進還幫他們上山打過柴火。
周蘭香對季遠和張立明這兩個知青的印象也很不錯,都是知道尊重別人也很有自尊心的小夥子,幹活能吃苦,也知道上進,最重要的是拎得清是非,他們來看她,她大方地收下了他們帶的家鄉酥餅和一包花茶,回贈了自己做的炸元宵和豬肉幹。
還給他們裝了滿滿一書包炒榛子和鬆子,這些山貨對自家來說不算什麼,對這些知青來說就是好東西了,投桃報李,她願意盡量善待這些離家在外的孩子。
不過跟別的知青,她就沒有任何來往了,也不想來往。她隻想帶著兩個弟弟安安生生地度過這十年,可不想惹什麼麻煩上身。
不過雖然不來往,對知青那邊的消息她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過年那四個知青回來之後,老隊長隻指派了大鼻子去做飯,卻完全不管口糧和柴火的事。知青們帶著大鼻子回去,才發現糧食關係在公社,柴火也隻剩下了一點點,而再去找老隊長哭訴,老隊長就隻讓他們去公社自己辦理糧食關係,還借了隊裏的馬車給他們,讓他們自己上山砍柴火去。
都是二十來歲的大閨女大小夥子了,難道還讓人把熱水熱飯伺候到炕上不成?
可公社氣他們帶壞了工地的風氣,卡著糧食關係不放,非要等開春春耕了才給辦,他們隻能苦求老隊長,最後借來幾麻袋凍得邦邦硬的玉米棒子,幾個人坐在冰涼的土炕上一粒一粒地往下摳玉米粒,摳下來還得自己去磨房推磨磨玉米麵,累到大半夜才勉強喝上一口滿是玉米皮的玉米麵粥。
家裏油鹽醬醋什麼都沒有,僅有的幾筐土豆白菜都凍得冰坨子一樣了,而且柴火也馬上就燒完了,這回就是請來誰都做不成飯了。
知青們沒辦法,隻能在大年初二一大早頂風冒雪地趕著馬車進山打柴火,老隊長也不是真不管他們,告訴了他們哪條路好走,哪個小山包上有好柴火,還借了隊裏的大馬車給他們,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可惜,四個人連著去了幾天,拉回來的柴火連一車都裝不滿!
就這樣,那些女娃娃還天天找老隊長哭去,大過年的把老隊長哭得火氣直躥,最後一狠心,給他們定了最後期限,三天之後就不借馬車了,打不夠柴火你們以後就自個上山背去!
老隊長一發狠還真有用!眼見著知青房後的柴火垛就起來了!
當然,他也沒真的就把馬車要回來,隻要他們肯好好幹活,隊裏該給的方便還是要給的。
終於是能吃上熱飯睡上熱炕了,知青們卻發現他們費勁請回來的廚師跟想得完全不一樣!
別說炒菜了,就是普通燉菜都沒有!每天清水煮白菜加硬邦邦的玉米餅子,連個鹹菜條都不給他們切,想吃鹹菜?大鼻子直接從壇子裏給撈上來幾個芥菜疙瘩,放到桌子上就讓他們一人一個啃去吧!
至於周蘭香在時幹淨整潔的廚具,鬆軟香甜的玉米餅,切得細細的泡去苦澀味兒還給放了辣椒拌好的鹹菜絲,那是完全沒有!
就是他們覺得應該很正常很普通每個農村婦女都應該能做出來的土豆燉白菜、蘿卜土豆湯、酸菜湯這些農村人天天吃的菜,大鼻子也做得讓人聞著就想吐!
大鼻子也有很大意見!不是說知青月月有國家補助,吃得不知道多好嗎?怎麼啥啥沒有?連柴火都不讓可勁兒燒!
這讓她能做出什麼好吃的來?你們抱怨?我還後悔來了呢!
雙方的關係迅速降到冰點,據說還因為大鼻子做飯克扣糧食的事鬧到了隊裏,知青說大鼻子偷了他們的糧食,大鼻子拍著大腿哭喊著冤枉,鬧得半個屯子的人都去看熱鬧,周蘭香雖然沒去,可不知道多少人過來給她講。
所以現在跟知青見麵,她還覺得挺尷尬的,替他們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