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惠恩人老實,說不過大夥兒,今天便想教會了她,糾正過來。
王曉華-梅心中暗想:你本來就是我的娘親,不喊娘讓我喊什麼?於是,又脆生生地喊了聲“娘”!
“喊嬸兒嬸兒!我是你嬸兒嬸兒,不能喊娘。”
“娘!娘!娘!”這一回一連喊了三個“娘”。
“怎麼光喊娘!我說了,我不是你娘,你叫我嬸兒嬸兒。”馬惠恩有些著急起來。
“可能是喊娘好發音。”龐大省息事寧人地說。
“那你喊她伯母,英伯母。”馬惠恩指著龐大省對王曉華-梅說。
“英伯母。”王曉華-梅一字一頓地喊,就像小孩子學說話一樣。
馬惠恩臉上一喜:“這不會喊呀!”又指著擀麵的年輕婦女說:“那你再喊她嬸兒嬸兒,峰嬸兒嬸兒。”
“峰嬸兒嬸兒。”王曉華-梅又一字一頓地喊道。
“看,喊的多好!”馬惠恩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那你再喊我:鎖嬸兒嬸兒。”
“娘!”
人們哄笑起來。
“看來認定你是她娘了。”
“認了吧,當個幹閨女兒。好在現在吃食堂,嚼用不著自己,名分上的事。”
“孩子一個親人也沒有,怪可憐的。”
“可她有繼父,要認也得經過他同意,我不言聲兒認了算哪門子。”
“也是的,要認還真得經他同意才對。”
“他那人,盡量少給他打交道。
“…………”
中午吃的茄子打鹵麵。鹵兒裏還有肉丁,香噴噴的,味道很不錯。
大鐵鍋裏燒開多半鍋水,一次下半笸籮生麵條。煮熟後撈到一個盛著涼水的大盆裏,一碗一碗盛出來,澆上打好的菜鹵兒,擺放到一個超大案板上,誰來了端著就走,倒也很快捷。
王曉華-梅近水樓台先得月,排隊排了個第一。她端著麵碗坐在西廂房正衝門口的顯要位置,希望小朋友們坐過來。當然,最好是王曉華和王秀春她們。
然而,讓她失望的是:人們都端著碗路過,沒一個小朋友坐下。尤其是王秀春,明明她的桌子上有座位,王秀春卻端著麵碗去別的桌子上擠。
王曉華-梅這一頓飯吃的很不是滋味兒。
此時是農曆七月下旬,中午天氣還很炎熱,社員們要等到三點以後才下地幹活。吃罷午飯以後,都要回家歇息。
經過一上午的觀察,王曉華-梅發現,生產隊部隻有辦公室有一張單人床,上麵有被褥,看來有人在這裏值班睡覺。而廚師和幫工們,也都得回家午休,隊部裏再無他人。
一大晌午,自己總不能光在飯廳裏坐著吧!
王曉華-梅隨著人們走出來,卻不知道去哪裏。
二瘸子的家她是不想回,也不能回了!
王李氏家也不能去。昨天晚上收留了一夜,就已經給人家添麻煩了,何況自己還頂著一腦袋虱子,再去就給人送膈應了!萬一傳染給人家,豈不是自己的罪過!
不知不覺來到了前世自己的家門口——確切地說是老家大門口,她前世的家現在還沒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