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養了幾日,楚驛便和呂布搬出了蔡府。畢竟他們的自尊心都極高,自然不願意在別人家中打擾太多時間。還好呂布前些年瘋狂的種田身上還有不少餘錢,足夠兩人在附近買一棟茅草房了。
安頓下來之後,呂布重操舊業,每天日出而作。
“奉先,你不覺得委屈嗎?”
“有什麼委屈的,人活著總是要先填飽肚子。”
“我是說你有無敵的力量,無論是去投效朝廷還是投靠哪個王公大臣都會比現在過得好。可是你卻陪我在這偏遠的江南空度時光,你不覺得可惜嗎?”
“別想太多了,你現在年齡還小,這事不急。”
“……奉先,我這一生定不負你!”
楚驛仰天歎了口氣,心裏默默發誓。
呂布每日出去耕作,楚驛便去蔡府學習,蔡邕乃是當世大家,所學甚博。不僅僅是儒家經典,蔡邕對諸子百家也均有研究。
除此之外,蔡邕還在文學、天文、數學、音樂等各個方麵都有極深的造詣。楚驛每日跟著蔡邕學習,心裏對古人也不敢有絲毫的小覷之意。
蔡邕知道楚驛聰慧,又因他自言要學治世之能,便時不時引經據典給楚驛出些問題讓其解答。楚驛的目光比古人更加長遠,對一些事情的分析常常出乎蔡邕預料,一老一幼,也動不動就是對坐長談。蔡邕久淫官場,對事情的分析比楚驛老辣、透徹的多,每每和蔡邕討論,楚驛更是受益良多。
而蔡琰和蔡琳也不拘與楚驛約定下的固定時間,隻要楚驛閑暇時開口相求,便隨時教他小篆。或許是周圍久無可以聊天的同齡人,蔡家姊妹和楚驛的關係倒是相當不錯。
這一日,楚驛早早來到了蔡府,學了一陣,蔡邕有事外出,楚驛有些無聊,便拿起手頭的一篇文賦高聲誦讀: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
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製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秦王既沒,餘威震於殊俗……
然後以六合之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一篇讀罷,楚驛微微閉眼,似乎還在回味。雖然不是第一次讀這篇文賦了,但每讀一次,楚驛都要震撼於作者的文采,陶醉於這篇文章的恢弘雄壯!
蔡琳在一旁鼓掌,滿是歡喜之色,笑道:“這《過秦論》,師兄讀的真好!”
蔡琳和蔡琰早就到了,隻是看楚驛讀的慷慨激昂,便沒有打擾。
楚驛早就注意到蔡氏姊妹了,謙遜道:“師妹謬讚了。”
蔡琰微微一笑:“楚師弟何必謙虛,方才師弟讀書聲鏗鏘有力,如金石之音,我雖然一小女子,也感同身受,不禁心潮起伏呢。”
都說認真中的異性最有魅力,方才楚驛高聲誦讀文章,眉宇之間神采飛揚,讓蔡琰也是心中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