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驛雖然不喜歡商人,但是作為一個從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人,他還是知道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商人。
東漢一朝,莊田經濟一直都是占了主導地位,但是如今均田一出,多餘的天地被沒收,豪強世家將會被迫從莊田經濟轉向商品經濟。
土地矛盾的減少,這將導致商業逐漸繁榮起來,這也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絕佳時機!
“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琦賂寶貨,巨室不能容;馬牛羊豕,山穀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綺室……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敗而不可飲。”
楚驛微微苦笑,這是三國時期的某人哀歎亂世導致的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商賈豪強奢侈**,貧窮百姓無立錐之地。
這也是楚驛的心中所忌憚之事,所以套在豪強、商賈脖子上的鎖鏈不能完全放開,鹽鐵必須官營!必須要對商人進行嚴格的管理!
雖然後世對鹽鐵官營之事多有抨擊,認為這是嚴重打擊了古時候的商品經濟,但是楚驛有些不以為然,除了鹽鐵,其餘的衣食住行包括酒在內,都不會實行官方專營,甚至參與都會很少!
應該沒什麼問題吧……楚驛想了想,隻要兵權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就不會有什麼大的意外。商人若敢不老實,漢武帝的算緡與告緡的手段在那裏呢!
後世不少人認為,算緡與告緡是漢武帝的汙點之一,因為告緡沉重的打擊的商業的發展,告緡一出,四海之內幾乎再無商賈。
但是漢武帝不是笨蛋,也不是極端主義者,他這麼做也是被商賈惡心到了。這些個商賈們對內剝削農民,對外一個勁隱瞞自己的真實財產,拒不繳稅。即使國家財政到了瀕臨崩潰的時候,他們也完全沒有為國分憂的意識。
對此漢武帝用了各種方法,甚至還豎起了“卜式”這個領頭羊,可是商賈照樣無動於衷,日子過得比皇帝都舒服了,就容易飄飄然,自以為朝廷裏有靠山,就忘記了誰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
所以這些人不死還留著過年啊,難不成想讓漢武帝提前成為崇禎?
漢武帝雖然不知道誰是崇禎,但是他的手腕可比崇禎強太多了,於是告緡出,四海清。
不知道那些原本快活似神仙的商賈豪強們在傾家蕩產之後,會不會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老老實實的交出自己財產的十幾分之一以解決國家的困難。
當然,告緡對國家的商品經濟傷害太大,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這麼掀桌子。
但是告緡這一政策必須成為懸在所有商賈頭上的“達摩克裏斯之劍”!要時刻提醒這些商賈們,做生意一定要有良心,一昧的剝削農民、甚至偷稅漏稅的下場,絕不美妙。
楚驛前世常有人說,世界上最危險的事情之一就是在美國偷稅……嗯,偷稅漏稅者統統死啦死啦的,這一點還是得向美帝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