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楚驛還搞了一個招賢令,下令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各類的能人異士,尤其是擅長冶鐵和造船的工匠,都歡迎來臨淄,來了之後,有官做,有錢花。
嗯,這個招賢令就是這麼的直接。讓人不禁想起了戰國時期,各個貴族公子招納食客三千的場景。
但是青州的招賢令,可比那些個戰國公子含金量大的多。隻是大部分工匠對這消息將信將疑,不願意背井離鄉,而且大部分地方甚至都不知道這個招賢令的消息。
所以招賢令雖出,來的大多都是家中條件較好的儒生,各類工匠醫者雖有,但是不多。
士農工商,工人和醫者的地位並不高,所以這個招賢令一出,說要讓那些髒兮兮的工匠做官,頓時罵聲一片。由於招賢令是由楚驛起草的,楚驛自然又被罵成了翔。
但是楚驛自覺無所畏懼了,罵吧罵吧,反正他不少一塊肉,說起來他最近又收了一個長得很像林誌玲的親衛。
應招賢令而來的,主要由崔琰負責,崔琰可是個能力出眾的牛人,原本曆史上就是在曹操那邊負責人才選舉的。楚驛將這件事交給崔琰負責,也是頗為放心。
很快,無衣軍的就收夠了人,分發武器鎧甲開始操練。
楚驛雖然在軍營呆過一段時間,但是對於練兵之事也不是很懂,一開始就按照前世軍訓時的記憶訓練。
來參軍大多都是家裏條件不怎麼好,所以還算聽話,嬌氣的很少。
練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無衣軍終於軍容整齊,令行禁止。
古時候打仗最主要的不是軍人的戰力和裝備情況,而是氣勢和軍紀。順風順水時,一群烏合之眾都能吊打精銳。
宋朝就有過兩千宋軍被十七騎金兵吊打的奇葩戰績……話說這大慫不亡簡直沒有天理了。
但是光有軍紀是沒有用的,皇甫嵩的身子也差不多恢複了,楚驛便請他過來訓練無衣軍。
隻是皇甫嵩的身體雖然恢複,但是張仲景卻私下裏提醒,皇甫嵩年齡不小了,又一身的傷病,所以千萬不可再領兵打仗了,不然身子會徹底垮掉的。
楚驛很是惋惜,讓張仲景對這件事保密。所以現在除了少數幾人知道外,便沒有別人知道了。
皇甫嵩現在可還是青州一擎天大柱,有他的威名在,那些魑魅魍魎都不敢亂動。
皇甫嵩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傳授楚驛兵法和領兵經驗的時候也是沒什麼保留。
除此之外,無衣軍還缺一個武術教官。楚驛想了想,張飛領兵在外,關羽和趙雲都有自己的部曲,於是把太史慈從關羽手下借過來了。
太史慈這小子心大,當初剛調到關羽帳下的時候自恃勇武,想給那個還未謀麵的上司一個下馬威,然後就被關羽打了一頓。
不過關羽和太史慈都是比較看重講義氣的,兩人打完之後都沒往心裏去,尤其是太史慈那個被打的,更是不在意。
兩人還很快就稱兄道弟起來。
太史慈的實力在地級後期,除了關、張之外再無敵手,而且他還精通射箭,是個神射手,的確更加適合做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