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魚死網破(2 / 3)

衛雲兮清清冷冷地打斷她的哭聲:“恒王是死在了亂軍中,被敵人斬首,屍首分離。但是舒太貴妃知道恒王為何要急功冒進,好好的泗水不攻,反而去了西北一帶嗎?”

木牆那邊一片死寂,除了那急促的呼吸聲再也聽不到半點聲息。

衛雲兮輕歎:“害死恒王的人,舒太貴妃一定知道那人的手段。那人命人唆使了恒王,說西北大營有隙可乘,於是恒王殿下就帶領了大軍暗自繞道到了南楚西北一帶,結果,南楚的西北慕容修正在此等候多時。恒王敗走,慕容修其實並未追擊。因為恒王兵敗之後已逃到了北漢境內風峽穀。他卻不知,風峽穀中埋伏的卻是假扮南楚士兵的北漢刺客!”

衛雲兮說完,木牆那邊久久沉默,隻有那急促的呼吸聲提醒著她,舒太貴妃還在。

“我兒……”她說了兩個字就再也說不下去。

衛雲兮眼中掠過黯然,喪子之痛,痛徹入骨。失子後的舒太貴妃不知這一切的真相,可是身為母親的直覺和在宮中曆經風雨的宮妃令她生了癲狂的殺心。她下了奇毒,毒死了北漢少帝——那個與她為敵一輩子女人的兒子!

淳於皇太後!

“臣妾今日所說的句句是實。貴太妃想必也曾將恒王之死徹查過無數遍,也知道臣妾這些話不是憑空捏造。那人要的是恒王的命,奪的是恒王的權。隻有恒王一死,就再也無人可製止那個人的野心……”衛雲兮的聲音猶如冰雪中浸出,不帶一絲溫度。

“別說了!”木牆那邊的聲音牙齒咬得咯咯作響:“不要再說了!本宮知道了!”

衛雲兮長籲一口氣,淡淡道:“既然貴太妃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那今日臣妾給貴太妃兩個選擇,一是今夜就走,山高水長,必有頤養天年的地方。二是……”

“不用了!”木牆那邊的人笑了起來,聲音帶著說不出來的癲狂絕望:“本宮不用你來可憐!我與她鬥了一輩子爭了一輩子!如今是最後做一個了解的時候了!她殺了我的兒子,我又殺了她的兒子!哈哈,冤冤相報,因果循環……”

“好好!如今她是太後娘娘,她以為她一句話就可以致我死地嗎?淳於斐,你以為你就真的贏了嗎!哈哈……”

她的笑聲一陣一陣,怨毒詛咒的話不停地從口中罵出,十幾年的怨恨如江海一般滔滔不絕。衛雲兮心中黯然歎息。

“說吧!你要我怎麼做?!”舒太貴妃罵完,終於問道。

她冷笑如癲:“我要淳於那老妖婦死!”

衛雲兮定定看著這薄薄的木板牆,沉默許久,忽地冷冷地道:“你我目的相同。我要舒家秘密養著的三十六名一等一死士傾巢而出!誅殺淳於太後!”

……

“轟隆!”一聲驚雷震開天際。一條巨大蜿蜒的閃電也撕破了天幕。淳於太後皺眉看著禪房外的天色,捏著佛珠也無法令自己的心頭平靜下來。不知怎麼的,她心底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可是哪裏不對卻無法說出。

“太後早點安歇吧。明日一早就回宮了。”身旁有年老的嬤嬤勸道。

淳於太後歎了一口氣:“是不是哀家老了,怎麼這個時候反而瞻前顧後,心裏不安了。”

嬤嬤安慰道:“太後是不是擔心那舒太貴妃還會有翻身的餘地?不可能了,證據確鑿,這次回京就是將她交給了宮正司。舒家再勢大也保不住一介毫無用處的宮婦了。”

淳於太後聞言冷笑一聲:“哀家與她鬥了大半輩子卻沒想到這一日來得這麼快。”

嬤嬤亦是道:“恒王一死,舒太貴妃就再也沒有依憑了。”

淳於太後鳳眼中掠過黯然:“她的兒子死了,哀家的兒子……也死了。爭到底到底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嬤嬤見她傷懷,心中不安漸漸蔓延。從未見過叱詫北漢宮廷幾十年、比男人還堅強的淳於太後這麼傷感介懷。

她剛想要開解,淳於太後已擺了擺手:“不說這個了,哀家要歇息了。”

“轟隆”再一聲傳來,今年最後一場冬季前的雨嘩啦下了起來,撕破了黑夜的寂靜,淳於太後躺下的時候,忽地腦中掠過了一張絕美清冷的麵容。

衛雲兮……她是不是太過安靜了?

她還要再想,卻已抵擋不住睡意的召喚,沉沉睡下。她,終究老了,累了。

……

第二日,淳於太後帶著犯上的舒太貴妃與皇後玉和浩浩蕩蕩地向京城中而去。這一次,宮中針對她的隱患統統拔除了,再也沒有人是她對手。淳於太後端坐鳳輦,蒼老的眼中露出傲然。

眼前延綿的官道通往了那全天下權力最核心——北漢京都。她眯起鳳眸,笑了。

可是京城中迎接鳳駕的大小官員,在西邊的那輪紅日完全墜入山後都等不到淳於太後的到來。派去探聽消息的人有去無回,直到到了半夜,那邊才有消息傳來。

淳於太後的鳳駕到了落鳳坡,遭到了一眾不明身份的刺客刺殺。那批刺客悍不畏死,先是在落鳳坡設下陷阱,將護送淳於太後的隊伍一分為二,然後逼近淳於太後的鳳輦。淳於太後被侍衛們護送,奈何當時太過混亂。淳於太後步步難行,最終被刺客逼到了落鳳坡一處十幾丈的懸崖處。

正當侍衛們與刺客死戰的時候,舒太貴妃不知從哪裏衝出,拉著淳於太後一起跌入了懸崖中。兩人一起摔死在了崖底,從此兩人相爭幾十年以這樣的結局了結。

噩耗傳入宮中,宮中一夜皆白。衛國夫人連夜召各大臣和內務府入宮,商議如何處置這事。如今太後太妃身死,皇後在亂軍中不知所蹤,宮中主事的人就唯有衛雲兮一人。內務府內侍總管奏請衛國夫人主持大局,群臣在大亂之下亦是沒有異議。

露華宮中,燈火如晝,一直燃燒到了黎明。衛雲兮一夜未眠,第二日發下意旨,昭告天下太後太妃被刺身死,刺客皆就戮,身份不明。另,發一份千裏加急的奏報,將這噩耗奏請到了禦駕前。這一切她處置得有條不紊,一方麵安撫淳於世族,另一方麵派京畿護衛軍加緊北漢京畿防守,謹防各世族們因不忿而生變。

第二日,蕭世行頒下聖旨,哀告太後太妃之死,命舉國服孝三日,與南楚休戰三日。衛雲兮不知遠在千裏之外的蕭世行如此看待這一場巨變,但是看聖旨中的言辭,似已平靜接受這一切。

露華宮中,衛雲兮一身雪白,端坐在鳳座上。她疲倦合上內務府中給的冊子,對一旁恭候多時的內務府總管道:“就依舊製置辦國喪一切事宜。總管公公辛苦了。”

內務府的總管連忙恭謹道:“奴婢不辛苦,衛國夫人才辛苦。如今宮中唯一可以依仗的就隻有衛國夫人了。”

衛雲兮一笑,不置可否。她命了他們退下,這才長長鬆了一口氣。千頭百緒,一切皆在她的意料之中,卻也在她意料之外。

她料到的是這一場刺殺勢在必得,卻料不到的是這麼順遂。她料到淳於太後必死,卻料不到的是舒太貴妃完全可以脫身,卻最後還是拉著淳於太後一起赴死。她料到北漢京中的反應,卻料不到人死如燈滅,淳於世家在劇變之後選擇了沉默。

這一場風風雨雨終於告一段落。

她支著發脹的額頭,疲倦地閉上了眼。善也好,惡也好。她已是走上了那一條鐵血的路。以殺止殺,她做到了自己的誓言,給了蕭世行安心的後方。

迷迷糊糊中,她聽到有人在笑,一聲一聲,從飄渺的遠處傳來。她睜開眼,不知不覺地跟著那個聲音而去。眼前的路彎彎曲曲,她不知自己要去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要選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