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憶(下)(1 / 2)

姓名:歐言,性別:男,民族:漢,出生日期:1993年3月5日。

歐家在民國之前,是hb省太行山下鄉下一小村虎山村的地主,歐家人幾乎世代單傳,所以對土地並不是很渴望,因此家裏土地也不是很多。

歐家以詩書傳家,祖訓卻要求歐家弟子不得做官、不得行商、所以隻能從教,辦起了一家鄉間私塾,世代相傳,並以此為主要生,加上土地的稅收,倒也是吃穿不愁。

加上歐家以仁義為家訓,所以世代與鄉鄰友善,除非天災人禍,否則日子過得倒也實在。

不過,民國時期,歐家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三天一小仗、十天一大仗,幸好歐家所在的村子遠離繁華地區,雖然沒有被戰爭波及,但是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卻是壓倒了整個虎山村,所以,虎山村村民決定遷入太行山,躲避戰亂。

在山中過了數年,再一次出山的時候,但是,人在家中做,禍從天上來,Rb人來了,搜刮糧草的時候不小心將他們在山裏建的寨子給找了出來,歐家從此成為了良民。

不過,歐言的祖爺爺不甘受辱,藏好家裏的藏書後,逃入了太行山,入了八路車,才算是入了組織,棄筆從戎,不過依舊堅守者祖宗留下的規矩,就是不當官,所以當了十幾年的兵,在建國初年,以外打完仗的歐言祖爺爺退伍還鄉,卻沒想到差點被當做地主階級,幸好有著當兵的經曆加上得到的眾多的功勳章,讓歐言祖爺爺作為一個普通無產階級加入了勞動隊伍。

隨後歐言祖爺爺開始尋出了自己當年藏起來的藏書,娶妻生子。

然後是歐言爺爺的出生、生長、讀書、學字……

****時期,歐家又被翻出老賬,被作為地主階級批鬥,又因為家裏藏有萬卷古書,被列入了破四舊的行當裏,要將家中古籍善本全部焚燒,歐言祖爺爺性子倔,一氣之下沒有撐下來。

歐言爺爺也是以此落下了病根,即使是歐言的父親也是自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落了個體弱多病的身子。

改革開放後,歐言祖爺爺終於被平凡,歐言爺爺和父親成為了人民教師,開始憑著回憶抄錄那些家中傳下來的的古籍。

九零年,歐言的爺爺終於撐不下去了,在寫完最後一本單傳古籍後與世長辭。

當時,真好是歐言父親和母親剛剛喜結連理,可謂是喜事喪事一起辦了。

三年後,歐言出生終於使得歐家有了一絲喜氣,生活似乎也在向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卻是沒想到遇到了晴天霹靂,國企改革了,歐言的母親也就下崗了,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歐言父親一個人的肩上。

憑借著鄉鎮教師那微薄的工資,根本就不夠家裏三人生活所需。

所以,在生活所迫之下,歐言的父親找到了當時候藏起來後幸存下來下來的幾本古籍,然後找到一個買家賣出去一本古籍後,在解了歐家經濟的燃眉之急後,他就決定跑去南方FJ地區下海經商,賺取生活所需。

憑借著家學淵源,在一年之後,歐言的父親從一個收破爛的小商小販,成為了一家四寶齋的掌櫃。

憑借著小時候在家裏經常觸摸到真品古籍的手感,加上對古籍的了解,歐言從一個收破爛的商販進入古玩界,然後慢慢的開了一家專營古畫、古籍、文房四寶的店麵——四寶齋。

四寶齋經營的一直都不錯,而歐言也是從小在這個店裏摸滾打趴,玩的是筆墨紙硯、看的是古籍文齋、聽的也是之乎者也……

但是,沒想到在歐言十多歲的時候,災難來臨了,歐言的父親冒了大險,借錢買了一塊玉扳指。

沒想到,這塊玉扳指的到來成為了歐家家破人亡的開端。

因為購買了這塊玉扳指,然後又是賣不出去,導致歐言父親的古玩店資不抵債,所以變賣了四寶齋和家裏所有的古籍終於還上了所欠的巨債,所以古玩店的就這樣的倒閉了。

接著,歐言父親的身體因為這個原因一蹶不振,撐不住病倒了。

所以,這個家裏那本就不多的積蓄理所當然的全都砸在了醫院裏,生活的壓力陡然壓在了歐言的母親、一個溫柔的弱女子身上。

能夠被歐言爺爺選中、被歐言父親看上的女子,總有著一個大家閨秀的氣息、溫柔卻不柔弱、堅強卻不不通人情。

所以,歐言母親那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整個歐家的家務和生活。

鄒然從一個優越的生活環境中跳出來,歐言很是不適應了一段時間,正如那句古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不過,歐言和母親並沒有被生活打倒,他們堅持了下來,歐言的母親靠著打零工終於撐起了整個家。

這時,有一個噩耗傳來,成為了壓倒歐家最後的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