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數人同時發現一件天材地寶怎麼辦?
拱手相容,還是爭鬥一番?
作為上清靈寶天尊所傳道統,作為截教弟子,怎能如此輕言放棄,怎能如此拱手相讓,自然是一番龍爭虎鬥,隻是保留著一絲底線,也不會以命相搏,更不會侮辱對方道統人格,畢竟大家算了來都是一家人,總有一個底線的!
還有就是靈寶界雖然說是由上清道一統天地,執教天下!
可是即使是上清道,其實也是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的,一個道場一脈,一個是上清觀一脈!
這兩個部分一個專心修道,管理著靈山寶地、洞府修士,一個監察世俗,管理私塾學宮、氏族修士!
雙方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卻又有著競爭!就像那些氏族算計創造種劍決的那位前輩一樣,即使雙方爭鬥的一個縮影,也算是壞了規矩,使得那個氏族一蹶不振,近乎消亡!
而除了這些紛爭外,還有著機緣之爭,修士修行,不是一個人坐於山中,安安穩穩的修煉就可以的,還需要溫養本命靈劍、祭煉躲災的法寶、修煉護道神通……
修仙路上多災劫,三災好躲,九劫難渡!
而且仙道枯寂、大道難悟,非的大毅力、大悟性,可是與那些普通人而言,又有幾人可以天生大毅力、大悟性呢?
所以他們需要下山曆練磨練心性,需要尋找那大機緣去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機緣尋找之中,自然就有了大紛爭!
劍者,紛爭之器,劍仙,自然是紛爭之仙!
這靈寶界每一個修士都以都以劍器作為自己的本命法寶,都以劍器作為自己第一個躲災利器,作為自己的護道之寶,自有其道理!
而在這樣的爭鬥之中,自然有其勝負,有了勝負,自然就有了名利之爭!
雖然大修道之人不在乎這些,可是隻要有幾個在乎的,那就有其紛爭沒更何況,又有幾人能夠真的不在乎呢?
為什麼別人一說自家的名號就可以震懾人心,就可以讓人退避三舍,就可以讓其他人主動放棄,自己得得到那曠世機緣?
而自己確實無人問津,說出去的名號也是默默無名?隻能當那默默退開的路人甲乙丙丁呢?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少好士兵!這裏雖然沒有這句話,卻有著同樣的思想:不想得到機緣的劍仙不是一個好劍仙!而一個沒有機緣的劍仙,也是不能成道的劍仙!
翻看著手中的名單,韓諾心中卻也是心潮澎湃!
秦嶺道場四季洞——秋水劍——雲溪!
秦嶺道場無形洞——白虎劍——雲虎!
……
北嶺郡古牧縣上清觀——清幽劍——雲散!
南嶺郡台陳縣上清觀——火煉劍——水月童子!
……
三陽郡涇河山嶽氏族——古石劍——嶽山!
南嶺郡月沉山百戰氏族——血殺劍——白戰!
……
名單上的名字並不多,卻看得韓諾熱血沸騰,著十年苦修,十年練劍,自己心中積累多少的劍煞之氣?自己心中起過多少紛爭之念?
可是,自己整整壓了十年!
因為,道家講究清淨,這紛爭終歸是不好的,徒惹因果,而且紛爭起煞,劍中生劫,誰知道一個收手會釀造出這樣的後果呢?
可是,正如那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一樣,著十年煞氣的積累,十年的壓製,終歸不是一個辦法,這有將這絲絲煞氣瀉出去了,才可以真真清淨一樣,師傅安排自己下山試劍一國,想必就是見到自己煞氣彌心,恐傷根基之念吧!
韓諾一邊向著,一邊看向了自己的師傅。
“這裏是有十二人,被稱為秦國新銳十二劍仙,乃是同你一樣修為的後起之秀,從十年前鑄劍師一劫開始後出現開始試劍天下,斬殺魔修!”真火看著韓諾,飄渺的說道:“這十二人下山後不斷的遊走秦國各地,斬殺殺人的魔修、降服害人的凶獸,聲名鵲起,自得了各自的機緣,現在你雲溪師兄已經閉關,打算凝魂煉魄了!”
“師傅,那不知道您的意思是?”韓諾看著真火,越發的不解了,聽這意思,一開始不像是讓自己戰著十二人啊?可是?
“為師也不不需要你去挑戰誰,那沒必然,為師需要的是你下山好好的磨練一下手中的藝技,將那《幽月劍訣》練活了,皆且訓上一番屬於自己的機緣,蘊養神通,最後則是將你這一身的煞氣化去,將那《五行星鬥劍陣》沉寂下去,讓其鋒芒漸漸的內斂,化作陣陣的護道至寶!”真火說著,眼神不定。
就這些嗎?聽著師傅的話,韓諾心中卻突然有些泄氣,不爭上一爭這十二劍仙之名嗎?
哎,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操這些心呢?看著坐下微微有些泄氣的韓諾,真火雙眼之中的濃濃擔憂之色漸漸散去,卻是陡然亮起一道驚人的鋒芒,心中那絲絲即希望韓諾出人頭地、名聲鵲起,又怕韓諾與人爭鬥後的傷痕累累、發生什麼性命之憂的矛盾陡然散去,人活一口氣,仙,修的同樣是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