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信鴿(2 / 3)

便有一個頭戴翠花、臉上搽粉的四五十歲婦人進來了。潘小園見是年紀大的,忙站起來福了一福。

那薛嫂眼前一亮,將她打量了好一陣。不方便一上來就問這小娘子的姓氏人家,便笑著還禮,跟王婆客套著坐下了,點了一盞茶。

潘小園聽她們家長裏短的嘮,心裏暗暗留意,一字不落地聽著。這個社會對她來說還有太多陌生的地方。

薛嫂手裏的布包兒沉甸甸的,看著裝了千八百文錢。王婆一雙小眼在上麵羨慕骨碌碌轉,笑道:“這又是哪家的謝媒錢?”

薛嫂便得意笑了,道:“這樁親事說出來,可笑掉老姐姐你的大牙!南門外的胡員外,最近托我尋一房好人家女兒做妾,出手就給了一匹上好緞子做定金,嘖嘖,大戶人家手筆!”

王婆斜睨一眼,啐道:“吹牛!就那個胡桃仁兒破落戶,他也有錢討妾?再說,他家大娘子不是剛歿一個月嗎?”

薛嫂拍著手上布包兒,微微笑道:“剛歿一個月又怎地?沒聽說過男人家三大樂事,升官發財死老婆?這胡員外眼下三樣裏占了兩樣,天天容光煥發呢!”

原來那“胡員外”胡大郎那過世的老婆家境殷實,帶來不少嫁妝,首飾房舍田產之類。老婆在家裏經濟地位一高,做丈夫的覺得窩囊,不免到勾欄瓦舍裏去追求刺激。正頭娘子氣得一場病接著一場,床上躺了幾個月,做丈夫的也不盡心伺候,上個月香消玉殞,嗚呼哀哉了。

薛嫂一麵說,一麵歎息:“嘖嘖,要麼說女人家命賤,沒腳蟹,嫁進誰家門,就是誰家人,哪由得自己呢?”說畢,兩隻眼睛一睃,卻是看著潘小園。

潘小園連忙微微低頭,跟著附和了兩句,做出一副乖順小媳婦的模樣。

王婆又好奇地問:“那胡大郎亡妻的嫁妝,又是誰拿著?”

在北宋,嫁妝就是女子的私人財產,由她本人經營處置,一般情況下,就連丈夫也不能擅自動用。若是丈夫亡故,則可攜產再嫁,富裕的寡婦在婚姻市場上很受歡迎。可是薛嫂剛剛幫合的這個胡大郎,娘子既歿,那份他眼紅了數年的嫁妝箱籠一下子便收歸己有,當晚就摟著箱子睡了一夜。

有錢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納個嬌俏可人的小妾——娶妻太麻煩,況且若是先妻屍骨未寒就張羅續弦,雖然也不犯法,但不免落個涼薄的名聲。然而用亡妻的嫁妝錢討妾,畢竟也太說不過去。幸好那故去的胡娘子,娘家人丁稀薄,隻來了兩個叔伯兄弟來理論。這邊胡大郎請了十幾個幫閑潑皮,先吵吵嚷嚷的把人拖住,那邊托薛嫂火速尋了個合適的窮人家女兒,略相一相,滿意了,當晚就一乘小轎,抬進家來,生米煮成熟飯,那邊娘家兄弟也就沒轍,又不願意鬧到官府,隻好罵罵咧咧的走了。

薛嫂因為辦事利落,那胡大郎感激之下,開開先妻的嫁妝箱子,額外多取了一貫錢謝她。薛嫂拿著這錢,正準備上市集裏扯布做新衣裳呢。

潘小園在旁邊聽了許久的熱鬧,這才琢磨出個味兒來,不由得打斷了兩個婆子的閑談:“等等,這男人這樣忘恩負義,他老婆在世的時候,怎麼不跟他和離?還忍那麼久?”

王、薛兩個婆子一愣,齊聲哈哈大笑。王婆道:“和離?想得可美!她又沒犯七出,又沒多少娘家人來鬧,那男人死咬著霸她嫁妝,還肯簽休書?哈哈哈,他又不是菩薩!”

潘小園點點頭,心裏好像有什麼美好的東西慢慢萎縮下去。

她怎麼剛剛意識到,在這個社會,婦女是沒法單方麵提出離婚的。休不休妻,權利完全在男方。所謂的“和離”,也得經過丈夫同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