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伍員奔吳(1 / 2)

[6]城父人:城父大夫。

[7]不佞:不才。

[8]苟貳:苟且懷有二心。

[9]奉初:接受頭一次命令。還(xuán):周旋。

[10]而:同“爾”,你。

[11]再奸:二次違命。

無極曰:『奢之子材,若在吳,必憂楚國,盍以免其父召之[1]sup>。彼仁,必來。不然,將為患。』王使召之,曰:『來,吾免而父。』棠君尚謂其弟員曰[2]sup>:『爾適吳,我將歸死。吾知不逮[3]sup>,我能死,爾能報[4]sup>。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5]sup>,不可以莫之報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6]sup>,仁也;擇任而往[7]sup>,知也;知死不辟[8]sup>,勇也。父不可棄[9]sup>,名不可廢[10]sup>,爾其勉之!相從為愈[11]sup>。』伍尚歸。奢聞員不來,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12]sup>!』楚人皆殺之[13]sup>。

注釋

[1]盍:兼詞,何不。

[2]棠:楚國地名,在河南遂平西北百裏。尚:伍尚,時任棠邑大夫。員(yún):伍員。

[3]知:同“智”。不逮:不及。

[4]報:報殺父之仇。

[5]親戚:至親,指其父。

[6]度功:指衡量得失利弊。

[7]擇任:指選擇複仇的重任。

[8]辟:同“避”,躲避。

[9]父不可棄:兄弟二人一起逃走就是棄父。

[10]名不可廢:兄弟一起殉父,無人報仇,就是廢名。

[11]從:讀為“縱”,各不勉強。愈:勝過,更好。

[12]旰(ɡàn)食:晚食。指楚國君臣將有吳國來攻之憂患,不得早食。

[13]之:指伍尚及其父伍奢。

員如吳,言伐楚之利於州於[1]sup>。公子光曰[2]sup>:『是宗為戮,而欲反其讎[3]sup>,不可從也。』員曰:『彼將有他誌[4]sup>,餘姑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5]sup>。』乃見鱄設諸焉[6]sup>,而耕於鄙。

注釋

[1]州於:吳王僚。吳、越之君無諡而有號。

[2]公子光:即闔廬,吳王諸樊之子。

[3]反其讎:報其仇。

[4]他誌:別有用心,指想殺僚奪位。

[5]鄙:野,郊外。這裏做狀語,隱處於郊野。

[6]見:引見。鱄(zhuān)設諸:吳國勇士。設為語詞。

[6]城父人:城父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