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每當太空船想要進行空間坐標跳躍的時候,一旦預設的跳躍目的地被巨大的星體搶先占據,或者目的地剛好處於脈衝星、類星體之類的星體劇烈影響的範圍內,再或者那裏已經被別的太空船占用了空間,那麼空間坐標跳躍就不可能順利進行,而我們,更是必須得改變目的地的坐標才行。”
“所以,利用現如今依舊可以正常工作的白天鵝號,周淮安它們生存著的整片陸地,都如同被罩上了半球形的金鍾罩一般,讓我們完全無法跳躍進入。因此,采集土壤樣本的地點,自然隻能被設定在第六行星那些非類人型不定蟲居住著的別的島嶼或者陸地上了。”
白天鵝號的全體船員既然可以做到在不定蟲的嚴密監管下全員自裁,並且毀掉用於繁育人類後代的那麼多儀器和設備,那麼他們為什麼就不能在臨死之前毀掉整艘太空船,好讓不定蟲不可能擁有阻止人類星際聯盟直接跳躍進入脫荒大陸的能力呢?這一疑問,階梯會議室裏的在座眾人,沒有一個會去追究。
畢竟,雖然按照預想,沒有了白天鵝號且固定生存在一片大陸上的不定蟲,能夠被人類使用“跳躍而來打一場,打得差不多了就撤退,下次再跳躍而來打一場”的,短時間、分批量、多次數的戰術,在人類幾乎沒什麼傷亡的情況下,被一點點地慢慢消滅掉。
可是,假如他們當真毀掉了白天鵝號,那麼第三顆探測器,也就不可能通過數據入侵的方式,搜集到那麼多有關於半人型不定蟲的、非常重要的寶貴資料了。
更何況,覬覦人類的科技和文明,想要讓這些東西全都為自己服務的不定蟲,根本不可能給人以毀掉整艘,比人工生育部門龐大得多的白天鵝號的機會。
所以,在去世船員們利用了半人型不定蟲那,“隻要弄不明白船上留下來的加密資料究竟說的是什麼,就不可以毀掉這些很可能對我們大有用處的人類智慧結晶”的心態,進而使得各種有關於半人型不定蟲的資料,能夠被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情況下,知道白天鵝號被保留下來之後於人類而言利大於弊的老鷹突擊隊戰士們,就不可能會去追究,“不能夠直接跳躍到脫荒大陸上發動奇襲”這一點。
“白天鵝號上的所有死難者,對我們而言都是值得尊敬的同胞。在被類人型不定蟲摧殘、折磨的一百多年時間裏,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嚐試抵抗不定蟲,試圖以此讓自己重獲自由。而在失敗之後,把希望寄托給我們的他們,更在用自裁的方式破壞了不定蟲一年年批量變化成人的計劃後,將他們這些年來搜集、調查來的有關敵人的寶貴研究成果,妥善了留存了下來。”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如果沒有他們去世之前的努力,現在的我們就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獲知那麼多有關敵人的信息;如果不是他們在慷慨赴死之時,大義凜然地毀掉了用於人工生育的機器、資料,以及他們自己的身體,現如今的我們麵對著的,就不可能隻有三千餘隻人形不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