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結局(完)(1 / 2)

9月,美國經濟開始有了好轉的跡象,經濟危機正在過去,美國華爾街正在歡慶的時候,美國本土突然湧現出數個對華爾街不利的聲音。

比如說美國經濟危機實際上是華爾街在收割民眾的財富、美國政府早就知道經濟危機即將爆發的事情,但是他們選擇支會華爾街而隱瞞民眾。

他們認為現在的美國政府早就已經淪為華爾街的傀儡。

這種說法,不僅僅在美國國外有市場,在美國國內也同樣有市場。

美國民眾總是喜聞樂見自己國家政府被一些人掌握,比如說恐怖分子、外星人又或者金融寡頭等等,所以在電影裏麵,美國政府總是躺槍。

不過電影是電影、現實是現實,當電影裏麵的事情發生在現實的時候,美國民眾就不那麼樂意了。

尤其是在經濟危機這麼敏感的時候。

瞬間,矛盾就爆發了。

“我早就聽說過我們國家被華爾街財團給控製了,沒想到是真的。”

“抗議華爾街收刮民眾的財富。”

“華爾街的餓狼們都應該下地獄。”

各種言論,率先從網絡爆發,然後瘋狂的席卷一切,甚至連一些電視台都參與了進來,華爾街聞到了不對的味道。

一條條指令從華爾街發布出去。

各大傳媒集團緊急得到華爾街的通知,華爾街希望各大傳媒集團能夠幫助自己對抗突然爆發的輿論。

而各大傳媒集團的態度則顯得有些曖昧。

盡管在平時,各大傳媒集團都向華爾街融資,但不代表各大傳媒集團就一定會聽從華爾街的命令,尤其是他們是好萊塢巨頭,而不是華爾街巨頭。

這個稱呼,本身就代表了他們的立場。

在各大傳媒集團的放縱下,指責華爾街的聲音愈演愈烈,甚至連一些議員都參與進來,對著華爾街評擊。

華爾街並不是美國的主宰者,哪怕是他們控製了金融也是一樣,不要忘記,在這個國度裏麵,還有可以和金融對抗的石油集團以及壯大得越來越厲害的勞聯產聯。

一時間,華爾街焦頭爛額了起來。

如果僅僅隻是這樣也就算了,一時的輿論雖然可以讓華爾街巨頭們感覺到煩躁,但不能讓他們傷筋動骨,但讓他們感覺到不對的是,這股風暴來得太過於蹊蹺。

沒有幕後黑手,是不可能將這股風暴推動到這種地步的。

勞聯產聯還是老對頭石油or能源集團?

在這個月,金牌集團加快了整合速度,旗下資源開始互相整合,一個龐大的互聯網+娛樂+電子陣容初步成型。

在這裏,一部電影從院線下架之後可以登陸HBO電視網或者娛樂天堂,也可以進入全球碟市場。

它還可以衍生出原聲大碟、衍生出海報、玩具等種種周邊,還會授權給金牌集團旗下的作者寫同人小說、讓電視劇製作改編成電視劇、漫畫、動畫等種種周邊。

甚至還可以做成手遊、頁遊、單機遊戲,火爆的話還可以直接改編成端遊。

電影輻射各個周邊市場。

一部火爆的電影,其創造的周邊市場,往往比他的電影票房還要多數倍,在金牌集團內部,周邊賣得好的作品也往往比那些周邊賣得不好的作品出續集更容易。

9月17日,勞聯產聯猛地對華爾街發起戰爭,超過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試圖占領華爾街,有人甚至帶了帳篷,揚言要長期堅持下去。

麵對媒體的采訪,示威組織者稱,他們的意圖是要反對美國政治的權錢交易、兩黨政爭以及社會不公正。

10月8號,占領華爾街運動再次升級,千餘名示威者在首都華盛頓遊行,這一場運動,逐漸演變成全美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