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感是一種距離感,卻又是一種親切感。是對群眾的良知良能的認同。
嘲弄,批評性的幽默、諷刺,要深刻得多。它是一種傳神的勾勒,是機智也是學問和經驗。
然而,被嘲弄者也嘲弄嘲弄者。世人讀《阿Q正傳》莫不為魯迅對阿Q之嘲弄所折服。但阿Q也嘲弄城裏人切的燒魚的蔥絲不合規格。如果阿Q會寫劇本的話,他又將怎樣嘲弄他的讀者和觀眾呢?
常常有一種誤解:認為悲劇比喜劇更有深度。
是這樣的嗎?《阿Q正傳》的故事當然可以寫成一個悲劇,寫成對封建社會迫害農民的控訴,令人悲憤,催人淚下。然而,能有那樣深邃和豐富的內涵嗎?
更深刻的喜劇既是嘲弄又是辯護。既是嘲弄別人也是嘲弄自己。既犀利尖刻又寬厚慈悲。既驕傲自信又謙遜克己。是機智的笑,又是讚歎的笑,是開懷的笑,又是會心的笑。
這樣的笑的核心是理解。是嚴厲的笑,又是寬容的笑。
喜劇常常具有一種輕鬆感,即使表現著最不輕鬆的題材。比如關公戰秦瓊,以及其他一些韓複榘的故事。
這種輕鬆,是對韓複榘式的偽莊重的一種懲罰,是充滿了人民性的輕鬆。做到這樣的輕鬆並不容易。缺乏自信的人怎麼弄怎麼難受,輕鬆不起來。作威作福的人生怕不能嚇倒一片,便要擺架子、撐麵子,欲輕鬆而不敢。私欲重的人——小人——常戚戚,輕鬆得了嗎?鼠目寸光,為鼻子底下的小利而苦鬥的人也太不輕鬆了。
當然,也有另一種輕鬆。渾渾噩噩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者,喪失了最起碼的責任感的遊戲人生者也輕鬆。歸根結底,喜劇的精神並不就是一切。誰知道呢?喜劇精神和悲劇精神都是需要的。後者是指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獻身精神、認真精神、英雄主義精神。
喜劇精神是一種自我批評的精神。是一種健康的反省精神。是一種民主的精神。沒有民主的自我批評,就沒有喜劇。
喜劇總是充滿著人民性,傳達著老百姓的樂觀、達觀和自信。從長遠和整體來說,誰也消滅不了人民,欺騙不了人民。人民是真正的強者和智者。
喜劇又發揮著一種製衡的作用,用笑的手段平息著沉澱著躁狂的靈魂,所以它完全可能很深沉。
中國應該並且一定能夠出現優秀的喜劇性作品。她的經驗太豐富了,她的對比太豐富了,她擁有喜劇的傳統和喜劇的智慧,她擁有一個充滿喜劇的世界。
幽默感是一種距離感,卻又是一種親切感。是對群眾的良知良能的認同。
嘲弄,批評性的幽默、諷刺,要深刻得多。它是一種傳神的勾勒,是機智也是學問和經驗。
然而,被嘲弄者也嘲弄嘲弄者。世人讀《阿Q正傳》莫不為魯迅對阿Q之嘲弄所折服。但阿Q也嘲弄城裏人切的燒魚的蔥絲不合規格。如果阿Q會寫劇本的話,他又將怎樣嘲弄他的讀者和觀眾呢?
常常有一種誤解:認為悲劇比喜劇更有深度。
是這樣的嗎?《阿Q正傳》的故事當然可以寫成一個悲劇,寫成對封建社會迫害農民的控訴,令人悲憤,催人淚下。然而,能有那樣深邃和豐富的內涵嗎?
更深刻的喜劇既是嘲弄又是辯護。既是嘲弄別人也是嘲弄自己。既犀利尖刻又寬厚慈悲。既驕傲自信又謙遜克己。是機智的笑,又是讚歎的笑,是開懷的笑,又是會心的笑。
這樣的笑的核心是理解。是嚴厲的笑,又是寬容的笑。
喜劇常常具有一種輕鬆感,即使表現著最不輕鬆的題材。比如關公戰秦瓊,以及其他一些韓複榘的故事。
這種輕鬆,是對韓複榘式的偽莊重的一種懲罰,是充滿了人民性的輕鬆。做到這樣的輕鬆並不容易。缺乏自信的人怎麼弄怎麼難受,輕鬆不起來。作威作福的人生怕不能嚇倒一片,便要擺架子、撐麵子,欲輕鬆而不敢。私欲重的人——小人——常戚戚,輕鬆得了嗎?鼠目寸光,為鼻子底下的小利而苦鬥的人也太不輕鬆了。
當然,也有另一種輕鬆。渾渾噩噩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者,喪失了最起碼的責任感的遊戲人生者也輕鬆。歸根結底,喜劇的精神並不就是一切。誰知道呢?喜劇精神和悲劇精神都是需要的。後者是指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獻身精神、認真精神、英雄主義精神。
喜劇精神是一種自我批評的精神。是一種健康的反省精神。是一種民主的精神。沒有民主的自我批評,就沒有喜劇。
喜劇總是充滿著人民性,傳達著老百姓的樂觀、達觀和自信。從長遠和整體來說,誰也消滅不了人民,欺騙不了人民。人民是真正的強者和智者。
喜劇又發揮著一種製衡的作用,用笑的手段平息著沉澱著躁狂的靈魂,所以它完全可能很深沉。
中國應該並且一定能夠出現優秀的喜劇性作品。她的經驗太豐富了,她的對比太豐富了,她擁有喜劇的傳統和喜劇的智慧,她擁有一個充滿喜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