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隻河榧子的小幼蟲,在河底發現了一個香煙嘴兒。於是,它就悄悄地鑽了進去,從此它就帶著煙嘴兒到處遊玩。
銀色水蜘蛛的房子是最奇怪的。它在水草間編織了一道網,再用它毛茸茸的肚皮從水麵上帶回許多小氣泡,這樣它就可以在有空氣的小房子裏生活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尋找到了魚窠和野鼠窠。
刺魚造的窠真是很實在。雄刺魚是建造師,它負責建造。它們選的草莖是稍重一些的,就算把它們放在水麵上,它們也不會漂浮。雄刺魚房子的牆壁和屋頂就是采用這種材料。刺魚把草莖放進在河底的泥沙裏,用唾液把它們黏牢固定,再用苔蘚把牆壁上的小窟窿堵住,最後在牆上留兩個小門,這個巢就大功告成了。
小老鼠的窠和鳥巢是一模一樣的,都是用草葉和許多條細細的草莖編織而成。它們把窠高高地掛在圓柏樹的枝頭上,距離地麵大概有兩米高。
森林裏的住宅,全部都是由不同的材料建成的。
鶇鳥用朽木上的膠狀物來粉刷房屋的內壁。
家燕和金腰燕用唾液把爛泥和細枝條做成的窠牢牢地黏住。
黑頭鶯用輕巧黏稠的蜘蛛網粘住細細的樹枝,做成巢。
鳥會從直挺挺的樹幹上,頭向下跑——它住的樹洞洞口很大。為了防止鬆鼠也鑽進洞裏,它會用泥土把洞口封住,僅僅留下一個小孔方便自己進出。
翠鳥的羽毛是藍綠相間的,中間夾雜著幾根咖啡色的羽毛。就數它的巢最有趣了。它常常在河岸上挖一個非常深的洞,把細細的魚刺鋪在小房子的地麵上。這樣,就做成了一個軟軟的床墊子。
倘若誰自己不會造房子,或者很懶不想造房子,那隻能借住在別人家裏了。
杜鵑就是這樣的鳥,它會把蛋下在鶺鴒、知更鳥、黑頭鶯還有很多會造房子的小鳥的家裏。
黑勾嘴鷸常常是找一個破舊不堪的烏鴉巢,在這個巢裏養育自己的小鳥。
船砢魚最喜歡藏在水底沙岸壁上的蝦洞裏,每當發現洞的主人拋棄了這個屋子,船砢魚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在洞裏產卵了。
還有一隻小麻雀,它的做法就十分狡猾了:
剛開始,它把巢建在了屋簷下,沒過多久,男孩子把它拆了;麻雀又把巢造在了樹洞裏,結果伶鼬偷偷地跑過來,偷走了它所有的蛋;最後,麻雀選擇在大雕的窠裏建巢,這個小小的麻雀巢藏在粗壯的樹枝之間,既隱蔽又不占地方。現在,麻雀可以舒心地過日子了。大雕壓根不會注意到它這個新鄰居。無論是伶鼬、貓兒還是男孩子,都不會再次毀壞它的巢了,畢竟他們都害怕大雕。
森林裏還有集體宿舍。住在集體宿舍的有蜜蜂、黃蜂、丸花蜂和螞蟻。它們建造的房子,可以容納下數以千計的成員。
白嘴鴉把花園、小樹林占為己有。沙鷗把沼澤、沙島和淺灘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灰沙燕在彎曲河岸上挖了數不清的小洞,河岸仿佛成了一個篩子。
巢裏裝的是什麼呀?
巢裏存放著蛋,每個巢都有不同的蛋!
每種鳥產的蛋都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這不是毫無緣由的。
勾嘴鷸的蛋上滿布著大小不一的斑點,而歪脖鳥的蛋是白色中稍帶點粉紅色。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就是歪脖鳥的蛋下在漆黑幽暗的洞裏,大家不容易看見,而勾嘴鷸卻是把蛋直接下在草墩上,徹底裸露出來。假如蛋是白色的,輕易就會被發現。所以,如果蛋和草墩顏色相近,就很難被發現了,你甚至可能會一腳踩上去。
野鴨的蛋大部分也是白色的,它們也會把裸露的巢築在草墩上。不過野鴨會賣弄小聰明——當它離開巢穴的時候,它會啄下自己的羽毛把蛋蓋住,這樣其他的小動物就不會發現鴨蛋了。
那為什麼勾嘴鷸的蛋一端是尖尖的,而兀鷹的蛋卻是圓圓的呢?
這也不難弄明白:勾嘴鷸是體型很小的鳥,兀鷹有它五倍大,但勾嘴鷸的蛋卻很大,倘若蛋不是一頭尖尖的,能夠尖頭對尖頭地緊湊排列,它孵蛋的時候,哪裏蓋得住它們呢?
可是,小勾嘴鷸的蛋為什麼會和大兀鷹的蛋同樣大呢?
關於這個問題,在接下來的一期《森林報》中,講到雛鳥出世的時候,我們將會揭曉答案。
——節選自《森林報·夏》
閱讀小助手
大自然是如此美妙與神奇!看那地麵上、草叢裏森林居民們的住宅,聽那半空中、叢林間小鳥們的歌唱!普通報刊告知人們消息和事情,而《森林報》卻告訴你飛禽走獸是怎樣生活的:它們怎樣築巢、怎樣覓食、怎樣遊戲?讀完全書,你一定會找到答案。同時,你也會學到豐富的知識,學會熱愛自然。
思考一下,森林裏的房子是用什麼材料建造的?試著和小夥伴們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