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護城河是很平常的事,凡是攻城遇到護城河的基本都要填,若是急切攻城最多也就是在幾個門所在的位置將河溝填平,其餘位置棄之不管。可現在第一日攻勢受挫,齊軍拉來大袋的沙土,是打算幹脆把整個東武城的護城河填成平地了。若是這般來做能夠供齊軍攻上城牆的位置就會更多,也就更能打擊靖軍了。
說是這麼說,前一日光為了填東武城東麵、南麵、北麵三個城門附近的護城河就足足忙了半日,現在打算再填得填到什麼時候去?再說了,填好護城河是能增加攻城的點,可攻城的點太多了兵力難免分散,反而不如握成一個拳頭來得好。正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與其分散兵力還不如全力攻打城門那裏更好。可惜,齊王那裏正火大呢,誰敢上前勸阻?還要不要腦袋了?因此上,該填還是得填的。
別人不懂,江源卻是明白,齊王這招卻是狠毒。若是他隻有這七萬多人馬,攻起城來自有不足,可他後續的軍隊還有七萬多人,若是幾日後兩方彙合,各自為攻起來靖軍反而沒什麼好的抵擋辦法。裏外裏靖軍隻有一萬多人,加上招來的民壯也不過兩萬多人,齊王經得起消耗,他卻不行。果然,還得想主意好好再消磨一下齊軍的銳氣才行。
江源一麵安排軍士射殺填河的齊軍,一麵召來因為不滿被派來送死已經徹底倒向睿王的幾名佐領,這四人原是武舉出身,很有本事,偏被上司狠狠壓製,有抱負而不得伸,隻能蹉跎歲月。依照功績,這幾人便是領參將之職也無不可,結果混到現在卻隻是個佐領,那上司還一副賞了你了的嘴臉,今番更是被派來送死,若不是江源有本事征發一萬民壯,他們怕是有來無回,這幾人心中不忿,終於被江源說服,加入睿王麾下。
“我這裏有一件大功,卻是危險,不知你幾人可敢應承?”江源看了看這四人。
“但有所命,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末將等絕不含糊!”四人皆是躬身領命。
“好!”江源開始點將,“張大海、陳有為,你二人帶領馬軍如此如此。狄飛、龐亮,你二人帶領步軍這般這般。明白了嗎?”
四人齊聲應命,心中卻對江源更是佩服,難怪人家能從從五品的員外郎一下就成為正三品的參將呢,文人的心眼就是多,竟然在齊軍沒來之前就算計好了,不得不服啊。
待得深夜,三更時分,齊軍正睡得踏實的時候,營外忽然鑼鼓齊鳴,呼聲大起,還有幾處邊上的營帳被火箭點著了。齊軍以為是遇到偷營,趕忙爬起來準備迎敵,可等到走出營外的時候卻不見敵人的蹤影,連敵人一根毛都沒抓著!沒辦法,眾人又回去睡了,誰知他們剛睡下不久,又一陣鑼鼓聲響起,沒辦法,再出去吧。結果還是沒有抓到敵人。如此這般被折騰了一宿,第二日還得去填護城河,士兵們不由得怨氣連天。
齊王司徒橫也知道,這必然是江源的擾敵之計,可這計策確實十分難對付。你若是不理不睬,他便真的偷營來打;你若理睬了,整夜便不用睡覺了;你若夜間打仗,白日睡覺,他大不了倒過來襲擾你,總之讓如驚弓之鳥一般你不得安寧。
司徒橫想了想,下了命令,命一千馬軍夜間不睡,專盯著這群襲擾之人,待得鑼鼓聲起便出營殺敵,將江源小兒派出之兵全數消滅!齊王摸了摸胡子,這樣就沒事了吧,自古以來名將破這襲擾之計都是這般做的,嗯,很好,不錯!
他想的倒是挺好,誰知當晚一千馬軍追出之後卻徹夜未歸,待得天亮之後竟然發現他派出的領兵將領的頭顱被高高掛在了東武城東麵的城門上,旁邊還掛著一幅似對非對似聯非聯的長卷,上書“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將軍又折兵。”這還是江源想起《三國演義》裏諸葛亮怎麼氣周瑜的樣子想出來的法子,若不是沒有這段典故他也不至於將“夫人”改成了“將軍”。別管怎麼樣,這齊王是被氣的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