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字如海,祖籍蘇州,生於世祿之家,書香之門,文舉探花出身,曆任翰林、禦史、知府、巡鹽禦史之職,曾經風光無限,意氣風發,可惜現如今卻過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這位林如海林大人從血統上來算還是投獻之人林鈞的親叔叔。
林家不是什麼世家,在靖朝之前雖然也傳襲了百餘年,但一直都是耕讀之門,家中有一些田產,子孫也讀過幾本書,能寫一些詩詞文章,卻沒出過什麼官宦之人。到了高皇帝舉事的時候林家看準時機也參與其中,一路捐錢捐物,出謀劃策,在大靖開國的時候積功封為了侯爵。按理來說林家也可以算是勳貴了,應該還有爵位來著,可惜不是。當年林如海的爺爺作的一手好死,直接就拖累了子孫後代。別人家最多也就閑著沒事養幾個清客便算了,可這一位一興奮學起了戰國時的孟嚐君,仗著家中積攢的錢財恨不能弄出幾千幾百的食客來,能不遭皇家忌諱嗎?太宗皇帝一怒之下借口他獻於宗廟的酎金不純,是為大不孝,差點就直接就把他給奪爵了。朝中重臣挨個勸告才攔下了太宗皇帝,可林家到了林如海父親那輩爵位就到頭了,至此林家最多算是家境富裕一些,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人家了。
林如海的爹林壑雖然爵位隻有芝麻綠豆那麼大一點兒,但是好歹家中有祖上留下來的百萬之財,過得三妻四妾富貴榮華,也算是度過了美滿幸福的一生。可問題出來了,林壑生於富貴之家,按著勳貴們的規矩早早的就有了房裏人,結果正妻還沒進門呢就鬧出來個庶長子,他的嶽家也是豪門大族之人,若是鬧得太過難看那這親事也就完了,林家的聲譽也要遭受打擊。所以這個林壑連著那位侍妾帶著自己的親生兒子都給丟到了蘇州老宅那邊,也不在族譜上登記長子的姓名,而且一分錢也不給老宅那邊,完全不管他們娘倆的死活。
那侍妾本來想著生了兒子能夠正式開臉成為林壑的姨娘,沒想到姨娘沒當成,反而要帶著個拖油瓶被趕到蘇州,她心一橫,幹脆連兒子也不要了,直接找了一戶富商嫁進去做了妾室。這個還是嬰兒的林大公子林沂沒死在蘇州老宅還真是萬幸,他憑借著老宅裏的藏書連蒙帶猜竟然也學得了不少學問,到得他十幾歲的時候林壑就一命嗚呼了,那位正妻目光短淺,怕他來爭奪林家的家產,不許他拿家中的金銀,隻準他帶走老宅的幾箱子藏書和幾卷書畫。
林沂完全依賴自學,因而才學有限,不足以科舉為官,倒是他得來的那幾箱子藏書培養出了自己的兒子林鈞。林鈞從來就沒有得到過名師的指點,雖然才學出眾,但是科考之中就處處吃虧,把握不住脈絡,二十多歲才考上二甲進士,可名次上卻相當慘淡,到得現在還隻是個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因此才有了這投書進獻之事。
依照他當初科考取得的名次,熬上一輩子怕也未必能熬到中樞,弄不好連個地方上的主政官員都沒得當,到告老還鄉那天能混到五品官就算不錯了,那不是一身的才學都要枉費嗎?
林鈞知道他這樣的情況若想要出人頭地青雲直上就得有人舉薦才行,而這舉薦的最好人選就是身為太子心腹的江源。他很清楚江源與林海之間的仇怨,所以特意留下投獻之書,又在其中詳細說明了自己和林海之間的關係,希望不要被林海過去的所作所為連累,能夠為江源所舉薦。
江源微微一笑,他確實是喜歡仇報百倍,也喜歡遷怒敵人,可是這個遷怒也是有範圍的,不是連三族九族都要牽涉進去的。林鈞在血緣上倒算是林海的親戚,可實際上這兩人一沒見過麵,二也沒任何感情,林鈞和他爹林沂甚至都不在林家的族譜之上,說他是林海的親戚就有點太牽強了。而且此人才學出眾,又識時務,雖然不知其人品性情如何,倒也是個可用之人。
江源很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他上一世經曆豐富,當過兵,從過商,網絡刷過貼,貼吧罵過娘,喜歡看書也喜歡看電視上的科教頻道和紀錄片,所以論起耍嘴皮子來說整個大靖朝他當世第一,沒人能趕得上。他的性格擅長謀人,擅長領兵,卻不擅長謀事。也就是說他帶兵的水平很好,打仗的技術也不錯,很擅長算計別人,給對方設圈套,拖敵人下水,不過論起踏踏實實地為政一方他就不那麼擅長了。
確實,無論水利、農耕、管理、監控、科學技術、曆史發展,包括所有的政事他都懂得一點,可是隻有那麼一點,再多就不行了也不知道怎麼做了。的確,他來自於信息科技發達的後世,所謂站的高看的遠,他知道怎麼才能將這個朝代發展好,什麼樣的路線才能建設起強大的國家,可是這些注定了他隻能是做規劃的那一個人,成不了辦實事的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