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的城池(3 / 3)

“張長史這是怎麼了?”孫策莫名

“少將軍!昭鬥膽諫言!還望少將軍懂得自重!不要再像個莽夫那樣,每每都衝殺在陣前第一位,這次更是受傷昏迷多日!少將軍難道就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麼身份!?如果少將軍在陣前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你讓這些追隨你的江東兒郎們何去何從?!還請少將軍以大局為重,莫要在單槍匹馬於陣前廝殺啦!”

張昭這一通脾氣發完孫策才知道了原因,感情老大人是害怕自己一個主公可別死在戰場上了。其實張昭的擔心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畢竟他孫策已經掌管著近萬將士的生命,俗話說刀劍無眼,如果他真在戰陣上有個三長兩短的,那還不是等於帶著近萬江東兒郎與他陪葬啊。

“額…老大人說的極是,我以後一定注意!一定注意。”孫策一臉賠笑的表情倒把張昭給看愣了,他這主公幾時轉性了?這莫不是那華佗說的後遺症?

張昭見自家主公都這個態度了,自己也不好繼續發作,便躬身退了下去。緊接著一人又向前一步,看年齡和張昭差不多,孫策猜想,這大概就是被後人稱為“二張”之一的張紘張子綱了吧?果然,那人先是對著孫策一禮,接著就有些餘氣未消的哼了一聲,開口道:“既然張昭大人已經說了,少將軍也知道自己錯了,那下官也就不再提這件事了,但還是要在提醒少將軍一句,切莫自誤啊!”

孫策聽得滿頭黑線,隻是對著這二老不停的賠不是,心中也有些腹誹:“怎麼這些當下屬的都可以對我這個主公大呼小叫嗎?”

不過張紘接下來卻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再過多糾纏,而是指出廬江城位處南方富饒之地,理應大力發展農業,在城外開墾荒地,然後分發給農民耕種,待糧食成熟時,再讓他們以糧代租上交部分糧食以作軍糧。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己方想要安安穩穩的製霸江東,那麼充足的糧食總是會讓人心安的。

孫策聽得不住點頭,立刻就準了張紘的這個建議,並且令他全權負責此事。因為作為一個後世人,一個熟悉三國影視劇的宅男,他深知許多場戰役的勝敗都栽在這糧草問題上。遠的不說,就說他那死了的老爹孫堅,在討伐董卓的時候還不是被袁術故意拖延不發糧草,這才導致大敗而歸。如果當時糧草能跟上的話,哪裏還有劉關張出去顯擺的機會?

在這之後,其他的將領也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但大部分都是比較讚同二位張大人的提議。而作為武將代表的程普和黃蓋則提出肅清周邊盜匪,還百姓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不僅如此,還能趁機達到練兵的目的,實屬一舉兩得。

最後,孫策的叔父吳景提議,他們可以試著和那些江東的豪門望族聯姻,這樣就能在短期內得到大筆資金的援助。孫策考慮了一下,決定還是暫時擱置這個提議,但還是對自家叔父的這個主意表示了肯定。

等到會議結束的時候,孫策已經迫不及待的拉著周瑜往自家的軍營跑去。路上,孫策還專門上了一趟廬江城的城牆。他站在城牆上居高臨下看著這個屬於自己的小破城,心中萬隻神獸呼嘯而過。

“尼瑪!這就是我的城池?廬江?怎麼看都像是個戰後依拉克啊!怎麼破敗成這個樣子?而且這街上怎麼百姓稀稀拉拉的看也看不到幾個,難道不應該是電視裏演的那樣人擠人人挨人,還有擺滿大街的小商販,異常熱鬧的嗎?!那些個電視裏演的都是騙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