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跟全國一樣,電視屬於老人和兒童,那怕是晚餐時間播出的省台新改版的新聞進行時,也隻是吸引了一大批等待廣場舞開場的中老年人。
不得不說這節目改版的還不錯,一改過去省台新聞裏麵這個領導說了啥,那個領導開了啥會說了啥,主打家長裏短,某某小區某某層夫妻打架媳婦往樓下摔杯子,砸傷了一個納涼的老大爺播了七八分鍾,某小區物業因為業主不交物業費掐水斷電又播了五六分鍾,緊接著女主播開始講述:“昨天我們的編導一打開微博,就收到了幾十條艾特,打開一看呢,全都是一件事,有一個咱們a市的居民司馬女士,因為工作在郊區的x電廠,家呢在x區,還經常加班有時候還會趕不上公交車,家裏人為了司馬女士姐出行方便就拿出積蓄幫她買了一輛車,最近呢,司馬女士遇見了一件煩心事,她的車被交警隊扣了,本人呢還被家裏人各種埋怨,我們來看看是什麼事……”
導播切到了下午時采訪回來的素材,女記者站在一條鄉間的馬路上,指著前麵一片地方,“這裏就是事發路段,司馬女士在五天前夜裏九點多鍾經過這裏,看見一個騎電動自行車的男士摔倒在馬路中間,那天天很冷,馬上就要下雨了,司馬女士看四下無人,決定下車幫助這人……”
接下來是對司馬芸的采訪:“我當時一看那個情形,思想鬥爭了很久,你們知道的,現在網上很多見義勇為的人被誣賴的新聞,我平時跟同事聊天也說過遇見這種事不會扶,可是那天如果我覺得我不扶他,他一個人在外麵受了傷被冷雨淋一夜,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險,再說晚上天黑,我就差點兒沒看見他,萬一來個大車什麼的把他撞了……總之我下了車把他扶到了路邊,打了120……可我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交警找到了我們單位,說是那人醒了報警說是我撞的他……交警查了我的車,正巧我的車上有一處舊擦傷,跟那人受傷的部位相符,交警就把我的車給拖走了,後來我接了一個電話,他自稱是目擊者,他說他親眼看見是那個騎電動車的人自己摔倒在路邊的,還說在我之前已經有兩輛車經過了……我上網發帖子跟找電視台隻有一個目的,我希望目擊者能站出來替我說句話。”
正在看電視的某退休教師吳老師,當時就覺得坐不住了,立馬給電視台打了電話:“我是一個退休教師,我就想問問找到目擊者沒有?外地人都說咱們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怎麼現在社會風氣敗壞到這個樣子了?人家救了你不說感謝一下人家,還誣賴說是別人撞的你?”
像吳老師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也有一些年輕人通過微信、微博知道了這件事,他們的看法就沒有那麼正麵了,有很多是嘲諷:“嗬,這年月扶了人沒人誣賴你才是新聞,姐,我敬你是條漢子。”
同樣受到觸動的還有梁家屯和梁老實一家人,雖然新聞裏沒有明確的說出梁老實一家的身份,然而事發路段鄰近的就那麼幾個村子,梁老實的事早就傳得人人皆知,隻不過大多數人聽說的都是梁家的一麵之辭,說是梁老師被城裏有錢人家的車給撞了,正在醫院躺著呢。
誰知道新聞裏說的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是梁老實忘恩負義訛人家,梁家屯遇見矛盾了團結一致,平時內部也未必是鐵板一塊,一樣有瞧梁老實一家不順眼的,尤其是梁二鳳,飛揚跋扈的她早就得罪了一票人。
更不用說因為爭水、爭電,爭各種利益和梁家屯人有仇的鄉親了,十裏八鄉的被這條新聞炸得雞飛狗跳的,很快“真相”在這幾個村子中間流傳了開來。
路人甲:“我表哥的三叔的四舅家的外孫子那天也開車經過了,離老遠的沒認出來是梁老識,就瞧著黑乎乎的一團,他膽小直接開過去了……”
路人乙:“嘿嘿,那小子挺精的啊,他要是下了車家裏的包米還不都讓老梁家人給拉走了。”
路人甲:“就是!這家人真不講究,訛人家的錢是那麼好花的?”
路人乙:“我可是聽說了這事兒不是梁老實兩口子的主意,那兩口子一棍子打不出個屁來,哪有那心眼,全都是梁二鳳和老梁家那幾個姑奶奶的主意。”
路人甲:“嗬,我看你們是真不識好賴人,那梁老實也不是啥好貨,心眼多著呢,好人全讓他當了,壞人全是他們家幾個姑奶奶的,你看他這些年地也分了好的,房也蓋上了,村裏有啥好事都落不下他們家,好處全讓他占了。”
路人乙:“誒,我聽說你想把你哥家的二閨女介紹給梁家老二?”
路人甲:“介紹啥啊,我哥跟我說了,這樣的人家咱們平常人家可伺候不起,可惜了梁老二那孩子了,人真挺不錯的,可攤上這樣的爹媽跟那樣的姑奶奶,誰家敢把閨女嫁過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