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店鋪空出一部分,又找來木匠,要把這一部分給單獨分隔出來。
第二天一早,衛德惟就去官府辦理一切事項,中午就把一份許可文書拿了回來。
第三天,衛皓明就坐在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醫館裏當起了半日郎中。
這一個醫館還帶有獨立的門麵,後門還是通到衛德惟原本的貨鋪裏。這麼快就能開業,不禁感歎衛德惟這辦事效率那絕對是杠杠的。
不過衛德惟做這麼多其實也都是因為帶著些許的私心,原本就隻有這麼一個孫女,如今又來了衛皓明這麼一個本家孩子,經過這一路的相處,早就把他當自己的親孫子來看待了。還在琢磨著怎麼能夠把人給留下來,這倒好了,居然自己提出了要求,那還不趕緊去處理。說是住個一年半載,到時候做著做著就有可能一輩子了。
因為並不是急著就要賺錢的行當,所以也沒有大肆張揚宣傳做廣告什麼的。一早上衛德惟幫著張羅了一應的開張儀式後,掛上牌匾就算正式的開張了。所以這第一天,衛皓明拿著本書靠在座椅上悠然的看著,當起了薑太公,看什麼時候能釣到前來看診的病人。
街上開始人來人往,不少街坊鄰居對這突然就冒出來的新醫館感到很訝異,路過的人差不多都要往牌匾上看一眼。
牌匾上刻著《同仁堂》三個大字,很是晃眼。為什麼要取這個名字?隻不過是因為人懶,懶得去花費腦細胞想名字,隨口就起了一個記憶中爛大街的店名就是了。
半天沒有任何病人光顧,直到差不多快到午時的時候門口才來了一位老嫗。
老嫗探頭探腦,往裏麵看了一下,是個年輕的少年坐堂,有些不信任,又抬頭看了一下牌匾,嘀咕了聲:“同……”算了,後麵的不認識,還是進去裏麵問好了。
衛皓明抬頭一看,生意上門了,倒也是挺意外的。呃!不能說生意上門,咱這做的是救死扶傷,可不是賺黑心錢,不能把行醫當生意來做。
“少年,剛才和隔壁鄰居嘮嗑,說是街邊新開了家藥房,不知道是不是這裏?”
“阿婆,我這裏是醫館,隻負責看診,不賣藥的。”
“藥房還是醫館都好,能治病不?”老嫗也分不清楚藥房和醫館的區別,隻要能治病就好。
“上到傷筋動骨,下到風寒感冒都能治。”難得的自賣自誇一下。
“哦,那就好。”說完老嫗就沒吭聲了。
“阿婆,您是要看病嗎?”見對方沒吭聲,得出聲問了一下。
“不是。”說完又不吭聲。
“那您來醫館是有什麼事?”衛皓明有點摸不著頭腦。
“我在等大夫呢。”
“我就是大夫。”衛皓明有點無奈。
“你就是大夫?”老嫗一臉的不相信,上下打量著衛皓明,接著說道:“大夫哪是你這麼一個少年郎的。”
衛皓明無語,畢竟絕大多數人看醫生就是喜歡看老醫生,認為老醫生醫術更高明。也就坐端正了些,擺出一幅專業的樣子說道:“阿婆,人雖年少,醫術可是杠杠的。”
“真的是大夫?真的能治病?”老嫗再次確認。
“真的是大夫,真的能治病。” 一臉堅定的點頭。
“那好吧,是我家那小孫子,最近這幾天一直嚷嚷肚子痛,也不怎麼愛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