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雄要找鄭塵的麻煩。但你要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是因為鄭塵行蹤隱秘。身為天命之子,對於趨吉避凶自然是極高的。楊雄對鄭塵心懷惡意,想要尋到鄭塵,很難。
好了,讓我們再一次將目光轉向別處,看一看,其他方麵。
讓我們想一個問題。武者能幹什麼?靠什麼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是劫富濟貧,是鎮場子收保護費,還是走鏢,當護衛。
出身勢力的武者緊靠勢力。一方勢力保一地平安,收些供奉。外加鏢局護衛等下級來鍛煉弟子且賺些外快。這已經形成了規範的產業,也是衡量勢力強弱的因素。之前一直說頂尖勢力掌控一道。就是因為其收的是整道的供奉。其門下附屬可以橫行整道。而那些小勢力就是有再多的不滿也隻能在心裏藏著,不敢對上級勢力在自家地盤有所不滿。而若是小勢力想要將手伸向其他村其他縣,沒有足夠的實力隻是將自己的手伸出去讓人砍。
而除了抱團形成勢力之外。總會有一些落單的武者,成為散修。若是實力強橫,自然沒有什麼。有實力的人無論到哪都不愁吃喝。當一當各大勢力的貴客,這就騙吃騙喝了。收一收禮物,幾天的夥食費就有了。再不濟,去當一當打手,被雇傭一次。也是有大把的票子。
而實力弱的也不用太擔心。不會有什麼勢力看的上。相反,還很危險,會成為大派弟子的磨刀石。或者被見財起意,看的不爽,時運不濟等等理由隨手被人幹掉。弱者要麼早點放棄武道重新成為普通人。仗著練武的力氣,去搬東西肯定是把好手,也不用擔心被人欺負,好歹也練過幾天武。或是去個小地方稱王稱霸,當個惡霸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有些人不是太弱,但又沒有強到能讓勢力正色相待。因為種種理由不想加入勢力,不想成為大派弟子的磨刀石。也想做出一番事業。
那麼,有個地方很適合他們。在黔中道、嶺南道還有劍南道的三道交界之處,有一龍脈不同,地勢險惡,但是又不缺乏生存物資的好地方。既有多山,又有平地。重重大山適合人隱藏,廣闊的平原又適合發現人的蹤跡。
這裏是散修的彙聚之所。他們在這裏廝殺,磨礪自己的力量。他們在這裏爭鬥,展現自己的力量。他們希望變強,能成為各大勢力的座上賓。他們渴望禮待,這是他們學武的原因。
在這裏,有個‘三丈天台’。這‘三丈天台’和‘龍門’是並列的,堪稱改變命運的捷徑。隻是‘龍門’是天門起頭聯合各大頂尖勢力,是比拚門下弟子的大會。而這‘三丈天台’卻是散修改變自己勢單力薄,一躍成為人上人的最好機會。
散修不意味著弱。恰恰相反,能夠孤身一人存活下來,證明了他們必有過人之處。或許是油滑,或許是實力。真正無能的人早就被啃得骨頭渣都不會剩下。但是,他們依然是散修,而沒有加入其它勢力,說明他們肯定也有著缺陷。或許是自私自利的性格,或許是恃才傲物的狂妄。
各大勢力不是沒有容人之量,隻要,你能展現出匹配缺陷的實力。
而這‘三丈天台’正是最佳的場所。它處於這裏很有名的一座山,名為兩界山。這兩界山,其實這不是一座山,是很靠近的兩座山,像是被人劈開的一座大山。兩座山中間有著一條巨大的裂縫,兩座山山頂相差不過三丈左右,卻是仿佛兩界,故名兩界山。
兩界山的山頂,有著一座平板石橋,連接兩地。這石橋一人走有餘,但是兩人走卻是不足。而這石橋正是‘三丈天台’。
兩名武者開始時站在‘三丈天台’的兩端,在比武開始後,於這萬丈深淵之上的三丈石板上比拚勝負。雖然沒有隻有一個人能活著走下來的規矩。但事實上,到最後,一半隻有兩個結果。一人背負榮耀活著走下,或者雙方都成為死亡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