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六七章難民
(能看下去的給個收藏吧,收藏太少,這書估摸著要完蛋了。)
長安西城延平門外,數千百姓扶老攜幼拖兒帶女僵臥在城外大道兩旁。入春以來,突厥騎兵在長安正北的關內道發動十餘次劫掠行動,融雪之後的大地給了突厥人最佳的機動能力,邊關形勢緊迫,邊境城鎮豐州一度失守,損失慘重。
雖然朔方、河東兩大節度使個擁有五萬餘重兵,但這十萬兵馬所防禦的麵積也頗大,且治所雲州和太原府距離邊境豐州也頗為遙遠。在豐州一帶,主要抗擊突厥的兵力不足萬餘,分屬安北、單於兩大都護府轄下。
突厥人春季襲擾開始後,安北單於都護府雖然應對尚算迅速,但當突厥人的進攻迅雷不及掩耳,豐州一日便失,雖第三日便被唐軍奪回,但在這被占領的兩天時間裏,百姓們遭受了巨大的創傷。突厥士兵從來都是拿大唐百姓的首級當做軍功的,牛羊或可活命,百姓卻根本沒有活命的機會,故而豐州一破,百姓大舉往南逃往。
當唐軍收複豐州之後,朔方河東兩節度曾派兵攔阻數萬百姓南逃,但仍有數千百姓家園被毀不願再受塗炭之苦,寧願背井離鄉往南逃,也不願再回到噩夢般的邊鎮安居了。
數日前數千難民抵達長安城,朝廷並非不知道難民抵達的消息,隻是朝廷之中對於難民的態度分為兩派,一派以王鉷楊慎矜等人為首,主張將難民遞解回鄉,不準他們在京城立足,以免擾亂京城治安。另一派則認為應該調查清楚,若這批難民確實家園被毀,何妨在京畿給他們安家落戶,否則趕他們回去也會鬧出事端,甚或是逼著他們投敵雲雲。
兩派人各自爭執不休,這幫難民便被阻擋在延平門外,卻無人想到去關心難民的生計。他們在這件事上爭勝,卻忘了難民們一路南來饑寒交迫已經快要餓死了。
王源在延平門內廣場下了馬,見眼前守城兵馬如臨大敵嚴陣以待,城門雖開著,但城門左近重兵防守,刀劍森森對著城外的難民,防止他們衝進來。
王源帶著幾名仆人往城門口走去,拒馬攔截的城門洞口,一名守城軍官擺手攔住道:“站住,幾位是要出城麼?”
王源拱手道:“是。”
那軍官上下打量王源皺眉道:“城外全是難民,可不太平,閣下可要當心些。”
王源道:“多謝提醒,我正是要去瞧瞧這些人的。”
那軍官皺眉道:“又是去撿便宜買奴仆的,上邊已經下了命令,為防止難民之中藏有突厥細作,今日起一律不準以買賣奴仆說的理由放他們進城。勸你趕緊回去吧,別自找麻煩。”
王源笑了笑道:“將軍放心,我不是來買奴仆的,隻是去瞧瞧罷了。”
軍官瞪眼道:“有什麼好瞧的?還不是一個鼻子兩個眼?走開走開。”
王源想了想掏出翰林學士的進宮腰牌來遞上道:“通融一番如何?”
那軍官狐疑的拿了腰牌瞅了瞅,嚇了一跳道:“你是翰林院的學士?可翰林院的來此作甚?這應該是政事堂管的事兒才是,莫非……你是陛下派來暗查的?”
王源愣了愣,心想:這軍官腦洞不小,居然能替自己想到這個理由來,也是出人意料。
王源可不敢承認這件事,因為那是矯詔之罪,隻高深莫測的笑笑道:“將軍莫聲張,還請給予方便。”
那軍官連忙道:“好說好說,王學士,我們可沒對百姓動手腳,沒打沒罵也沒騷擾,昨夜看他們可憐,我還命人給他們點了幾堆篝火取暖呢。”
王源點頭道:“將軍放心,我不是來尋諸位的麻煩的,隻是請將軍給予方便,一會兒我在城外搭幾座粥棚施粥,將軍若是有人手的話,能帶人幫我維持維持最好。”
那軍官點頭道:“好說,我說朝廷怎麼會忘了這事兒,百姓們也是可憐,好多人都幾天沒吃東西了,原來陛下聖人沒忘了他們,派了王學士來賑濟來了。沒說的,這也是公務,待會本人親自帶兄弟們幫著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