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候,咱家去稟報娘娘。”沉香亭外的台階下,王承恩攔住王源道。
王源拱手道:“有勞。”
王承恩整整衣衫趨步上亭稟報,亭下的日光裏,王源百無聊賴的站在原地,耳聽秋蟬鴰噪,夏末秋初的陽光依舊暴曬無比,曬得身子滾燙,腹中酒勁上揚,渾身冒著汗極不舒服。
“王侍郎,貴妃娘娘召你覲見。跟娘娘說話可要懂得禮節,切莫冒犯娘娘,否則便是死罪。”王承恩匆匆趕來低聲道。
王源點頭,整頓衣物儀容踏步上了台階進了亭外回廊,陰涼之下清風徐來登時渾身舒泰,腦子也清醒了不少。抬頭看著回廊盡頭沉香亭內,身著素衣的楊貴妃孤零零的坐在那裏,垂著頭若有所思。
王源覺得詫異,貴妃召見外臣,身邊必是有人陪同的,內侍女官總是要站幾個的,哪有單獨召見的道理。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了心頭。
“臣王源拜見貴妃娘娘。”王源快步上前行禮。
楊貴妃側頭看著亭外繁花綠樹,似乎沒聽到王源的話,呆呆的出神。滿頭秀發之間,正對王源的左鬢邊的一朵白花極為醒目。
“臣……王源拜見貴妃娘娘。”王源沉聲再道。
楊貴妃緩緩的回過頭來,如黛雙眉微微一挑,看了匍匐在前的王源一眼,朱唇輕啟道:“起來吧,請坐。”
王源起身垂首道:“臣不敢,未知娘娘召見有何旨意。”
楊貴妃靜默了片刻,輕聲道:“三姐的喪事你主持的很好,我替三姐謝謝你了。左相國在我麵前對你大加讚賞,八姐也對你讚不絕口,現在三姐入土為安,我自然是要叫你來謝你幾句。”
王源沉聲道:“臣不敢當,那是臣分當所為。三夫人英年早逝,讓人震驚,貴妃娘娘和三夫人姐妹情深,但應保重身子,節哀順變,乃我大唐之福。”
楊貴妃嘴角泛起一絲奇怪的笑容,指著側首石凳道:“你還是坐下說話吧,你這麼站著,我需仰視你,我很不習慣。”
“是是是。”王源忙移步過去,坐在側首的石凳上。坐下之際,眼光微微掃了一眼楊貴妃,但見楊貴妃眼睛微腫,但依舊眉目如畫風姿卓然,一身素裝更是顯得肌膚勝雪,魅力無窮。
楊貴妃似乎感應到王源的目光,側目看來,和王源眼光一觸,王源忙低下頭去。倒不是和貴妃娘娘對視大不敬,而是王源從楊貴妃的眼中看到了一股冷冽之氣,讓王源有些心驚。
“王源,你為我楊家做了不少的事情,那日八妹來宮中跟我一一列舉了。你為堂兄登左相之位出了大力,是我楊家首功之人。殺楊慎矜的那個計策甚是高明,我雖不懂這些權勢上的爭鬥,但聽八姐說了之後不免也對你甚是佩服。若論本領,你也算是大唐男子中的比較有本事的人了吧。這次三姐的葬禮你又能辦的妥妥當當的,讓上上下下都很滿意,你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
“娘娘謬讚,在下隻是竭盡全力報答楊家恩遇罷了。若無楊家庇護,王源恐怕早就無立足之地了。士為知己者死,王源為楊門效力願鞠躬盡瘁。”
楊貴妃微微點頭道:“居功不傲,你確實不簡單。聽說你今年才十九歲是麼?”
王源道:“娘娘關心,確實十九歲,生日在十月間。”
楊貴妃點頭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十九歲便能長袖善舞遊走於各派勢力之間,你真是不簡單的很。”
王源腦子嗡的一聲響,愕然道:“娘娘您說的什麼?”
楊貴妃麵色清冷,一字一句道:“我說你把所有人蒙在鼓裏,身在曹營心在漢,你把我楊家人當傻子不成?”
王源麵色劇變,赫然站起身來,忘了禮節直愣愣的盯著楊玉環那張傾世傾國的麵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