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拍拍他的肩膀道:“我信你,期待你的誌向達成,但這一次我不能帶你去。男兒孝義為先,你也不能讓你娘為你擔心。”
柳鈞不置可否,拱手轉身,掀簾而去。
秦國夫人歎道:“這孩子,真是異想天開,不讓人省心。”
王源微笑道:“孩子嘛,耐心勸誘,總是會聽的。夫人,我也該告辭了,聖旨既下,明日便要出發,行前還有很多事要做準備。兵部調集的親隨兵馬將直接從北海到河東道並州府等我,我不能拖延行程。行前恐無時間再來跟夫人告辭了。”
秦國夫了上前來摟著王源的胳膊仰頭道:“千萬當心,可要安全歸來。要不要我挑些護衛跟著你?不然我不放心。”
王源忙道:“多謝夫人了,左相派了十幾名護衛跟隨,我還有五百親衛,另外我會帶上青雲兒和自家的護衛前往,自保有餘了。”
秦國夫人點頭道:“好吧,你自有分寸,我也不多說了,若有需求,隨時來找我。”
王源摟住她親了親,躬身告退離開。
整個下午,王源都忙碌不休,先是進宮見玄宗,聽他說些勉力的廢話,出宮後奔走於各個衙門領取公.文官印等必備之物,再去兵部衙門庫房領取五百套撥付的戰馬盔甲等物一並攜往並州給正奔赴那裏的劉德海的五百團練換裝。在到達並州之前,這些物資需要兵部的人員護送而行。其中的協調奔走之事甚是繁雜。直到天黑才基本安排妥當。
回到家中,吃了晚飯之後,召集家中眾人宣布即將去範陽郡的消息,接下來又要商議誰跟著前往的事情。
公孫蘭是肯定要跟著去的,沒有她跟著,王源真的沒什麼安全感。有她相隨,王源心中便有底氣,畢竟武藝卓絕。在青雲兒去不去的問題上,引起了爭執。李欣兒本以為自己是可以跟著去的,但聽到王源說,家中上下需要有主母在家坐鎮,加之蘭心蕙身懷有孕,必須要有人在旁盯著,李欣兒知道自己去不成了。
公孫蘭跟著去李欣兒是沒意見的,但青雲兒跟著去,李欣兒心裏便很不自在了。王源好說歹說,分析青雲兒有武功能保護自己,又能貼身照顧好公孫蘭和自己,免得自己身邊連伺候的人都沒有雲雲,說了一大通,李欣兒才勉強鬆口。
“要不是看在她是個婢女出身,伺候人還算熟練的份上,我是絕不會讓她去的。青雲兒,你可要好好照顧二郎和表姐,你可別把你當成是偏房了,此去就把自己當成是貼身婢女,懂了麼?”
李欣兒的話帶著挖苦和貶損,王源真擔心青雲兒會發怒,但青雲兒顯然拎得清,知道自己不能頂撞。再說自己能跟著去已經是李欣兒做了莫大的讓步,雖言語上受些氣,倒也值了。
其餘跟隨的人員便是柳熏直王大黑以及府中的幾名壯年仆役了,這些人選倒也沒有爭議。一直弄到初更,這才全部定了下來。
離別在即,王源自然要好好的慰藉一番李欣兒,解她心中怨憤之氣。是夜,王源施展渾身解數,將李欣兒擺弄的服服帖帖像根麵條一般。直到三更將近,疲倦的兩人才赤身摟抱著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天空落起了綿綿秋雨,天氣甚是有些寒冷。但這無法阻擋王源離京的步伐,一番鬧騰之後,數百人的護送隊伍浩浩蕩蕩的出了長安東門,直奔灞橋而去。
李欣兒蘭心蕙黃三等人一路送到灞橋長亭邊,飲酒相送,說不盡依依惜別,道不完萬千珍重,盤桓良久,人馬才過灞橋一路往東,碌碌而去。
(本卷完,請看下卷,滄海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