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安祿山同意的理由則更簡單了,他隻是不想得罪左右相國中的任何一位,這兩位他目前都要籠絡住。和楊國忠之間關係有些不睦,正好這次送個順水人情。至於王源當不當劍南節度副使,安祿山根本不關心,他也沒覺得王源是他的對手,即便此人剛剛從他的重重圍剿中逃脫。安祿山可不會為了這麼點事情而壞了自己的大事。
雖然不解其意,但這件事已經十年箭在弦上了,王源拱手施禮道:“陛下,臣不敢說自己是將才,但隻要陛下信任,朝廷信任,臣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玄宗驚訝道:“你竟然同意了,朕本以為你會拒絕呢。看來朕想錯了你了,你雖是文人出身,骨子裏卻是一副金戈鐵馬的心思,哈哈,倒也有趣。”
王源道:“文也好,武也罷,隻要能為朝廷效力,臣無所謂。”
玄宗道:“你可想好了,打仗可不是鬧著玩的,雖然討伐南詔國之戰節節勝利,國忠呈上的戰報說快要打到南詔都城大和城了,但即便如此,戰場上變數甚多,還是很危險的。”
王源道:“陛下莫要擔心臣,臣正需要這般曆練。楊左相之所以舉薦臣,恐怕也是希望臣曆練一番的意圖。”
楊國忠點頭道:“正有此意,王源年紀輕輕便已經立足朝堂之上,雖然人很聰慧也有才能,但畢竟資曆淺薄,未受曆練。若將來想成為大唐的棟梁,輔佐我大唐萬年江山的延續不朽,便需要這時候流血流汗的曆練。不僅是王源,許多青年官員也都需要機會去曆練,這樣老朽之臣將來無法為國效力時,也可放心的將輔佐之責交給他們來承擔。這是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玄宗嗬嗬笑道:“國忠想的很遠啊。”
李林甫也嗬嗬笑道:“左相腦子靈活,想的比老臣多的多。他說的對,像老臣這般的便是老朽之臣了,確實也撐不了幾年了,確實該物色曆練能接替朝中老臣的青年才俊曆練了,老臣完全讚同左相的意見。”
玄宗笑道:“國忠說的不是你,相國老當益壯,何出此言。”
楊國忠忙對李林甫拱手道:“李相莫多心,我隻是這麼一說罷了。李相是大唐脊柱,無論何時都是需要李相坐鎮朝堂的。有你在,陛下才能安享清閑。”
“對對對,朕還想多享幾年清福呢,相國可別撂挑子。”玄宗微笑道。
“老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林甫高聲道,眼圈有些發紅。
“那麼這件事便定下來了,稍後朕著學士擬旨宣布,至於赴任的日期,國忠你和王源商議決定吧,朕也不操那份心了。總之你給朕說的話要兌現,明年夏天之前,我要看到南詔國臣服的消息,要麼歸順,要麼剿滅,你可不能讓朕失望,這一戰耗費了不少財物兵力,決不能無疾而終。”玄宗冷聲道。
楊國忠脊梁後冒冷汗,但還是麵色堅毅斬釘截鐵道:“陛下放一萬個心便是,南詔指日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