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四九零章戲耍
清晨,一聲悶雷滾過天空,驚醒了尚在夢中的成都百姓,當人們打開門窗之時,發現昨夜還是月朗星稀的天空已經被陰雲遮蔽,天空中也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來。△,
雨勢不大,但春雨濃密,潤物入理,好像無處不在的滲透了整個天地之間,隻片刻之後,街巷屋簷綠樹樓閣便盡數濕透,飛簷廊牙之下便滴下滴滴答答的雨滴來。
住在館驛之中的兩位欽差沒有被那聲春雷驚醒,但很快便被另一種煩擾弄得不得不起床。那館驛原來是漏水的,王鉷和羅希奭住的兩間屋子都是漏雨的。雨水初下時倒還沒什麼,但不久後便滴滴答答十幾處滴水,屋子也成了水簾洞。
王鉷和羅希奭怒氣衝衝的起床來,召喚人來堵漏移物,兩名京城中一跺腳地動山搖的人物,此時蓬頭垢麵睡眠不足,眼睛紅腫著,眼角還帶著汙穢之物站在廊下跳腳。
更尷尬的是,恰在此時,王源擁美飽睡之後起了個大早帶著人來拜訪兩位欽差了。
王鉷和羅希奭隻得簡單的洗漱一番,腫著眼泡子去館驛前廳見王源。兩人進了前廳,王源正負手在廳門前看雨,聞聽二人到來,忙轉身朝兩人行禮。
“哎呀,王尚書,羅禦史,當真是久違了。一去京城三月有餘,能在劍南道和兩位重逢,本人高興之極。兩位辛苦,辛苦了。”王源熱情的像是一把火。
王鉷和羅希奭拱手還禮,王鉷倒還忍得住起,臉上還有些笑意,那羅希奭板著臉,一絲笑容也無。
“王副節度,倒也不用客氣了,你可終於現身了。”王鉷淡淡道。
王源一愣,旋即笑道:“看來王尚書還沒對昨夜之事釋懷啊,我一早前來便是解釋此事的。昨夜我喝醉了酒,於是早早便上床歇息了。到了天亮才知道兩位欽差抵達之事。我責問內子為何不叫醒我,內子言道見我酒醉熟睡不忍打攪。你們聽聽,這是什麼話?這婦人不懂規矩不懂禮節,害的我對兩位欽差失禮,故而一早前來謝罪。”
王鉷和羅希奭知道他說的是假話,但既然王源表明了歉意,倒也不用跟他太過計較。
“原來如此,不過是件小事而已,說什麼謝罪不謝罪的。”王鉷淡淡道。
王源笑道:“就知道兩位欽差不會計較這些。得知兩位欽差將至,我很是激動。不僅是我,剛才我來時,街上百姓都在議論說,兩位是劍南道百姓的福人呢。”
王鉷皺眉道:“什麼福人?”
王源瞪眼道:“咦!二位一來,便帶來了一場喜雨,要知道今年春天缺少雨水,全劍南道上下官員百姓都擔心今年要受旱,沒想到兩位欽差帶來了雨水。不是我們劍南道的福人是什麼?剛才我站在這裏等候二位欽差的時候,見雨心喜,不禁詩興大發,寫了一首詩呢。”
王鉷淡淡笑道:“哦?王大學士又有新作,傳到長安必是引發詩壇文士瘋狂傳誦了。”
王源哈哈笑道:“言過了,言過了,不過是隨手偶得。二位若是不嫌我煩擾,我可以念一念這首詩給兩位品評品評如何?”
羅希奭很想照著王源的俊臉扇上一嘴巴,王鉷也很想告訴王源自己沒興趣聽,但兩人口中說出的卻是:“洗耳恭聽。”
王源負手搖頭晃腦道:“這一首叫做《春夜喜雨》,有個副題叫做‘王尚書羅禦史自京入川,帶來甘霖春雨,心甚喜之,感而為詩,贈王尚書於羅禦史雲’。這首詩是贈給你們兩位的。”
大唐文人贈詩成風,王源要把這首詩贈給王鉷和羅希奭倒也是文士之風。客至、別離、升遷、遠遊;甚至是喝酒,聊天,一起散步逛窯子都有可能相互寫詩相贈。而且還要弄個副標題表明寫詩的原因,這也是流行的作法,倒不是王源刻意要拍個馬屁。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王源吟道。
眾人呆呆發愣,暗自品味,不得不承認王源絕非浪得虛名。這首詩真切入微渾然一體,尋常之事寫的如此清新脫俗絕非易事。況且寓情於景,歡欣之情融於詩句之中,很有感染力。這種詩若非大才決不能信手拈來寫的如此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