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和李光弼呆呆的發愣,他們沒想到那次恥辱的失利卻在陛下心中留下了那樣的感覺,這當真不可思議。
“咱家隨侍陛下身旁,那件事之後,咱家不止一次聽到過陛下歎息你們二人忠心耿耿的話。現在你們該明白陛下對你們寄予何等的厚望了吧,也該明白為何是你二人當上了征討大元帥而非王源了吧。然而你們現在卻還猶豫不決,難道也想讓陛下失望麼?二位,前車之鑒,不可重蹈覆轍啊。”邊令誠語重心長的道。
哥舒翰一股熱血湧上腦海,腦子瞬間發熱。他仿佛看見玄宗站在自己麵前滿臉殷切的看著自己說:“朕便靠你們了,朕最信任你們,你們最忠心,你們是朕最後的希望。”。一瞬間,哥舒翰像是全身灌注了巨大的力量和勇氣,什麼戰局形勢,什麼戰場謀略都統統拋到了九霄雲外。心中隻想著一件事,為陛下效忠,不負陛下一片殷切之望,不能教陛下失望。
“好,明日我便整軍出潼關與敵決戰,擊潰叛軍奪回洛陽,不負陛下之望。”哥舒翰衝口而道。
邊令誠哈哈笑道:“果然是哥舒將軍,熱血男兒,勇於擔責。咱家期望著這兩日便能寫捷報回京,讓陛下睡個好覺了。”
哥舒翰道:“你就備好紙筆等著吧,一定會讓你寫了這封捷報的。”
邊令誠尖聲嗬嗬而笑,站起身道:“罷了,你既有如此決心,咱家便放心了。怎麼打仗我也幫不上忙,在這裏坐著反而擾你們的心思,咱家還是回帳去呆著的好。告辭告辭。”
哥舒翰起身抱拳,目送笑容滿麵的邊令誠出了大帳而去。
邊令誠剛剛離開,李光弼便皺眉道:“你怎可答應他出兵接戰?你難道不知其中凶險?”
哥舒翰詫異道:“你沒聽他說的麼?陛下對我們如此寄予厚望,難道我們還要讓陛下失望麼?”
李光弼歎息道:“陛下或許真的如他所言對我們寄予厚望,但出兵迎敵可是大事,我們能不顧一切的這麼做麼?你可知道後果?一旦兵敗,長安將危在旦夕,我們便是大唐的罪人了。這件事上,你怎可衝動行事?”
哥舒翰不悅道:“我是遵旨行事,怎麼是衝動?照你說怎麼辦?聖旨要我們出兵迎戰,我們難道學高仙芝和封常清抗旨麼?他們的下場你難道沒看見?我也知道此戰是有風險的,但你告訴我,我該怎麼辦?你倒是給我拿個主意。”
李光弼皺眉不語,他若是有主意還說這麼多作甚?
“你也沒主意,那我們便隻能遵旨而行了。再說了,咱們兵馬數量相差不多,難道便一定會敗麼?你未免太悲觀了。叫我看來,未必會敗,或許會一戰建功。擊潰叛軍主力,我們兩個便將名垂青史了。”哥舒翰嗬嗬笑道。
李光弼搖頭道:“封常清說的很明白,叛軍的兵馬戰力高於我軍太多,盔甲兵器裝備也高出幾個檔次。咱們這十五萬兵隻有一半兵馬勉強算是合格的精銳兵馬。這種正麵作戰毫無花哨可言,憑的是硬實力對撼。你覺得能勝,我覺得很懸。守潼關必勝,出潼關作戰必敗。你若當真問我怎麼辦的話,我隻有一個辦法。寧願我們被陛下下旨斬首,我們也不該做這冒險之事,將整個大唐社稷的安危置於險境。”
哥舒翰麵色尷尬,忽然嗬嗬冷笑道:“好個殺身成仁高風亮節的李大帥,看來我哥舒翰是貪生怕死之輩,在你李大帥麵前簡直如螻蟻一般了。罷了,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你盡可離開。我可以上奏朝廷,說你身子不適,回京休養。”
李光弼皺眉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哥舒翰拂袖道:“你是什麼意思我可不傻,你可以告退了,我還要想一想明天出兵的事情。你明日一早便可回京,我便不送你了。”
李光弼張張口,見哥舒翰背過身去不理,終於長歎一聲,舉步闊步出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