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九章 時機(1 / 2)

正文第七四九章時機

(謝:隻吃雞蛋、moshaocong兩位兄弟的打賞。謝:黑桃木、帶雨梨花1957兩位兄弟的票。)

“安帥莫要發怒,我隻是說時機未到而已,並非阻撓安帥登基為帝,不過早幾天遲幾天的事兒,但當中卻有著巨大的差別。安帥不為帝何人為帝?”嚴莊沉聲道。

安祿山麵色稍霽,沉聲道:“你說來聽聽。”

嚴莊道:“眼下我大軍高歌猛進連下洛陽長安,北地大片地域盡入安帥之手,此時若要登基為帝,倒也並非不可以。”

“那你又來說什麼時機未到?”安祿山怒道。

嚴莊道:“安帥聽屬下說來。此時登基為帝固然可以,但隻能算是勉強為之,弊端不少,總結起來弊端有三。其一,長安雖下,但玄宗逃往巴蜀之地,依舊好端端的活著。隻要玄宗活著,天下百姓便不會完全歸順安帥,因為他們還有盼頭,還希望李隆基能夠打回長安,恢複大唐江山。曆來前朝覆滅,新朝遺老遺少不願屈從者多不勝數,更何況李隆基還好端端的活著。要想天下歸心,就必須斬草除根,斷了他們的念想,他們便隻能一心一意侍奉安帥了。”

安祿山皺眉道:“不歸順於我便砍了他們的腦袋,哪來那麼多的事?”

嚴莊歎道:“安帥,這不是砍頭殺人的問題,這是是否名正言順的問題。李隆基活著,安帥登基的話,在天下人口中便是謀反篡位,安帥這個皇帝便是偽帝。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安帥難道希望天下人說安帥這個皇帝是假的,真正的皇帝還活在巴蜀麼?”

“這……”安祿山皺眉無語。

“此為其一,其二便是,雖然安帥據有長安洛陽等大片中原之地,但要知道,大唐之土遼闊無垠,且不說西域之地,南方州府尚未征服,他們可還是效忠李隆基的。而且南方諸道州之地乃是魚米之地,大唐的一大半米糧財物都是南方之地供給的,安帥若不能奪取南方,怕是一大隱憂。南方人口眾多,不久便會募集出大量的兵馬,他們米糧充足,反倒是我們卻因為沒有南方州府的滋養而日漸拮據,到時候便是大麻煩了。”

“這和我登基有什麼幹係?你無非是想說要攻下南方之地,我登基之後也一樣可以進兵南方,這並不衝突啊。”安祿山皺眉道。

“安帥,登基前和登基後那是大不同的,登基前安帥進軍的旗號是清君側肅奸佞。南方諸州府或許內心讚同安帥的作法,所以觀望遲疑。此時安帥進軍南方,或許會得到很多人的響應,不會遭遇激烈的反抗。而安帥一旦登基,那便是謀逆奪位。而李隆基未死,死忠之士便會於安帥為敵,到那時便是死戰之局。當然,若安帥認為此時我們手中的兵力能夠無視他們奪取南方之地,那屬下便無話可說了。”

安祿山陷入深思之中,嚴莊說的情形其實也是他想過的問題。奪取長安和洛陽其實隻是第一步,還有大片的大唐國土需要征服。而南方諸州府富得流油,若非必須先取長安洛陽的話,他定會揮軍南下奪取這些膏腴之地。然而他手中的兵力實在是不夠,南方諸州雖然沒有太多的兵馬駐守,但要拿下那些大片的地區還是需要大量的兵力,而他並沒有多少兵馬。最好是讓南方的州府迫於壓力主動投降,那麼便省的勞心勞力去兵發南方。而嚴莊所說的便是李隆基活著,南方州府不可能投降,自己一旦登基,他們便會開始組織兵馬對自己進行反攻,到那時確實棘手的很。問題的症結其實還在第一條,李隆基沒死,這是最大的煩心事。

“還有呢?你不是說還有第三條不妥之處麼?”安祿山的語氣緩和了不少。

“第三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也是屬下要著重提醒安帥的一條。現在的局勢雖然於我有利,但安帥和諸位將軍可莫以為高枕無憂了。北方之地尚有朔方大部分地方在李光弼郭子儀手中,他們雖然隻有數萬兵馬,但卻死守汾州,讓我軍難以寸進。而且就在長安西邊的巴蜀之地,王源手中還有十幾萬大軍,兵力幾乎於我大軍相當,這便是最大的隱憂了。臥榻之旁睡著一隻猛虎,不殺了這隻猛虎,如何能安心的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