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當然不想發生任何的差錯,他要確保萬無一失,既不能讓士兵們在城頭挨砸,也不能讓士兵們退到數十步外耽擱守城時間,所以他想出了這種城下沿著城牆搭建斜屋頂的夯土矮房,用來藏兵的辦法。說是房子,還不如說是狗窩要確切的多。為了能挨住城頭滾落的石塊,這些房子隻能盡量的矮小。屋頂上的茅草和青竹起的便是緩衝作用,石頭落在上麵確保不會貫穿屋頂。王源所作的實驗是極端的做法,事實上叛軍不可能將磨盤大的石頭投射上城。而且這些狗窩般的小土房貼著城牆內側建造,大部分的石頭其實也砸不到這些房子。
雖然這些小房子隻能藏兵五六千人,無法讓所有的士兵藏匿其中。但這五六千人能夠迅速上城防守,便足以保證不會讓敵軍率先登上城牆。而大批的守軍便可隨後從容上城,完成守城的使命。有時候最簡單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三天時間,足夠守軍在城下造好這些火柴盒一般的小房子了。而此刻,滿天的石塊如雨,黃塵翻騰之中,這些小房子裏,五千多神策軍士兵正縮著身子躲在裏邊,聽著頭頂上的屋頂劈裏啪啦的落石塊,等待著上城的命令。
城外,投石車還在瘋狂的朝著城頭投射石彈轟炸。但是和開始時的猛烈密集相比,此時卻變得越來越零落起來。
史思明皺眉大喝道:“怎麼了?石彈準備不足麼?怎地零零散散的,這可不成。”
負責投石的將領苦著臉回稟道:“稟報元帥,石彈充足,隻是投石車扛不住了,已經散架了三百架了。”
史思明愕然,旋即意識到自己忽略了這個嚴重的問題,這些投石車雖然在短時間內便造了出來,但這種臨時造出來的投石車太不牢固了。它們被要求快速的製作出來,目的也隻是能將石塊投射上城牆便可。
要投射石塊上城牆簡單的很,但要保持長時間多次的運作便顯然達不到了。製作它們的木料都是山中砍伐下來的樹木,各種木頭都有,為了趕時間也無暇去挑挑揀揀,隻要合用便可。很多樹木看似粗壯其實木質很脆,有的樹木被蟲蛀過,哪怕隻是小小的一片蟲蛀之處,在高強度的投射下也會很快便斷裂倒塌。
在經過十幾次的發射石塊之後,數百架投石車開始散架倒塌,導致能發射的投石車越來越少,氣勢也越來越弱。
“史元帥,下令士兵攻城吧,否則一會兒損壞的投石車越多,反倒無法壓製城頭之敵了,反倒失去最佳攻城的機會了。”高秀岩提醒道。
“白白準備了那麼多的石彈,沒能把他們埋在城頭,當真心裏不舒坦。不過你說的對,即刻攻城吧。高老弟,看你的了。”史思明道。
高秀岩無聲拱手,策馬轉身衝向前陣,口高聲下令:“攻城開始。”
號角長鳴,鼓聲咚咚。五萬叛軍踩著鼓點呐喊著衝向城下。投石車依舊朝城頭砸著石彈,步兵在石彈的掩護下飛速朝城牆接近。十幾輛衝車也快速朝城門口集結。幾乎沒有遭受任何的阻擊,蜂擁而至的叛軍士兵便衝到了城下百步之內。
與此同時,數百架投石車也完成了他們的使命停止了拋射。投石車的拋射沒有準頭,也沒有特定的距離,他們的射程隻是個大概的距離,石彈可能在方圓數十步之內拋灑,這對於進攻的士兵也是個威脅,所以一旦士兵們衝到前方,投石車便隻能停止發射了。
但這也已經足夠,不足百步的距離,步兵的衝鋒隻需幾十息。而城頭的守軍在這短短幾十息之內斷然無法恢複過來。城下的守軍想要上城增援也是來不及的,足夠進攻的士兵們衝到城下了。
果然,叛軍攻城士兵衝到距離城牆三十步的護城河邊上的時候,城頭還是煙塵彌漫,城頭的唐軍也沒有射下一支箭來。史思明緊張的神情鬆弛了下來:事情就像事前預想的那般順利,也許不用到午後,通州城便在囊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