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連問數遍,眾人皆無異議,他們也確實沒什麼好的辦法。雖然對王元帥這種異想天開之策有些疑慮,但既然王元帥和顏太守都覺得可用,他們也沒有什麼異議。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顏真卿希望能夠早點動手建造,以免時間上來不及,所以請求淩晨帶著百姓們出發,王源當然同意。顏真卿興衝衝的帶著手下人離去準備,眾將也很快散去。
王源坐在原地看著地上的簡易地形圖皺眉不語,公孫蘭笑道:“二郎還有什麼不放心的麼?”
王源道:“我隻是想多考慮考慮此事,以免考慮不周。要知道這可是我們唯一的機會能夠阻止追兵。若此計失敗,我們既耽擱了時間,也喪失了機會,便隻能和他們硬拚了。而硬拚是必敗的。”
公孫蘭微笑道:“我看此計可行。若我沒猜錯的話,此計你是借鑒幾年前出征南詔,在花田壩上遊看到南詔人建造堤壩,用來阻斷大唐兵馬前往南詔國的出征路線的手段吧。”
王源愣了愣,一拍額頭道:“是哦,你不說我倒是忘了。我說怎麼老是覺得這辦法忽然便冒出了腦海之中,原來是那次的經曆之事。是了,那次咱們為了阻止南詔士兵挖掘堤壩泄水,晚上還和他們打了一場。你還受了箭傷呢。”
公孫蘭笑道:“你算是想起來了。這辦法當年南詔兵馬使用是有效的,此刻也必然有效,你大可不必擔心。”
王源哈哈笑道:“那倒是,若無用,他們怎會去做。咦,阿蘿呢?咱們談及南詔國之事,這妮子便跑了,生氣了麼?”
公孫蘭笑道:“我去瞧瞧。”
公孫蘭起身離去,王源也站起身來,一腳將地上擺好的石塊地形踢亂,苦笑心道:“他媽的,我還以為這計策是我腦子裏蹦出來的原創,還甚是得意了一會,沒想到卻還是抄襲。南詔國大舅子早就用過了。此計若是能建功,下次看到閣羅鳳大舅子倒是要好好的誇讚他一番。不成!不能跟他說,否則這家夥必開口討要獎賞,占我的便宜。”
想起閣羅鳳來,王源不禁麵帶微笑。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他了,不知他南詔國情形如何。這家夥一定是在悶聲發展,也許自己應該寫封信給他,讓他帶兵出來幫幫自己。
……
半夜時分,急不可耐的顏真卿便帶著兩千士兵和四千多青壯百姓出發了。晌午時分,王源和眾百姓行了二十多裏路抵達雙乳山時,眼前已經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數千百姓和士兵在兩座山頭上下忙忙碌碌砍木搓繩,挖土搬石,忙的不亦樂乎。
王源等人一到,也立刻開始投身於建造大壩的偉業之中。除了要作為作戰主力的兩千騎兵親衛沒有參與之外,幾乎所有能動的人都加入建造大壩的工作之中。三萬多人像是螞蟻一般的在兩座山包上下上上下下,很快,山包變得光禿禿的,樹木全部被砍光,一堆堆的小山一般堆在一起。青壯男子們便抬木運土做重活,老弱婦孺們便搓繩編筐幹些輕巧且必須的工作,就連垂絛小童也都幫著搓繩編網忙的不亦樂乎。雖然人多如麻,但卻是忙而不亂有條不紊。這都是得益於顏真卿的調度之功,顏真卿在這方麵確實經驗豐富,百姓們也買他的帳。
終於,午後時分,在材料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正式的圍堰建堤的工作開始。一根根原木被釘在狹窄的山穀入口處的河道裏。十幾丈寬的河道密密麻麻打進去幾百根原木樹樁。然後以這些樹樁為固定點,以樹木捆紮而成的木排豎起,排成三層固定在樹樁上。很快便將河道兩側的河水阻攔住。然後什麼石塊泥包樹枝等雜七雜八之物一起填充在三道木排之間的空擋裏,很快便形成了;兩側的堤壩雛形。
隨著進度的增加,兩側水流截斷之後,中間的一道丈許寬的水道便極為湍急凶猛了。這是最後的難題,便是合攏堤壩。不過這難不倒勤勞聰明的勞動人民。幾根原木對接而成拚接的巨大柵欄門一道道的被攔在了豁口處,雖然折騰了一個多時辰被衝走了七八道柵欄門,但隻要有一道能成功的橫在豁口處,接下來便好辦多了。
七八道柵欄門很快便將奔騰的激流馴服,讓嘩啦啦的洶湧河水變得風平浪靜。再接下來便是填土加固,加高堤壩。一直忙到了太陽落山,一座簡易的堤壩終於在十幾丈寬的雙乳山之間建成。雖然堤壩處處漏水,搖搖欲墜,但短時間內應該能夠撐得住。
在堤壩建好之後,幾乎可以用肉眼看見河中水位開始蹭蹭的上漲。河道之中的水深開始時隻是及胸,但不久之後,水位便已經讓一個高個子的大漢看不見頭頂,而且還在緩慢的上漲。這道堤壩終於達到了王源心中所預想的儲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