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五章 沆瀣(3 / 3)

“壽王殿下,可無恙否?”郭子儀和李光弼忙上前查問,將李瑁從雪地裏扶了起來。

“沒事沒事,想必是見到你們太開心的緣故。哈哈哈,終於到了靈州了。”李瑁勉力站穩身形,尷尬的笑道。

“得知壽王殿下到來的消息後,我和郭大帥便在此等候了。本打算去迎候殿下的,但又怕天降大雪方向不明錯過了,所以便一直在城門外等候。殿下這一路可辛苦了,快回城歇息。喝些熱茶,吃些熱酒熱菜暖暖身子。”李光弼忙道。

李瑁笑道:“甚好,我已經兩餐未食了,你一說熱酒熱菜,我的肚子都饑腸轆轆的咕咕亂叫了。”

眾人立刻打馬回城,天色昏暗之時,李瑁已經舒舒服服的泡了個熱水澡,穿上了厚厚的裘氅坐在了靈州節度府後宅的花廳之中。

花廳內巨燭高燒,幾隻大火盆中的炭火燒的紅通通的,熱氣灌滿了整個屋子,讓屋子裏溫暖如春。滿座的酒菜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李瑁的臉紅紅的散發著紅暈,整個人也精神煥發,看著滿桌的酒菜他已經食指大動了。

“殿下請隨便用,窮鄉僻地,也沒什麼好招待壽王殿下的。”李光弼看出來李瑁已經饑腸轆轆,忙微笑道。

“好好好,那我便不客氣了。”李瑁舉起筷子便開始吃喝起來,李光弼和郭子儀在旁殷勤斟酒勸菜,李瑁吃了個滿嘴流油。

幾杯酒下肚,幾根肥美的羊排入肚,李瑁忽然停住了筷子不食,低頭長長的歎息了一聲。

李光弼和郭子儀大驚,郭子儀忙問道:“殿下這是怎麼了?是不是酒菜不合殿下口味?這等窮鄉僻壤之地,確實無法同成都相比。殿下若覺得酒菜不合口味,我等讓廚下重新烹調便是。”

李瑁抬起頭來,臉上居然淚痕宛然。李光弼和郭子儀更是大驚失色,慌忙詢問道:“殿下怎麼了?是不是我二人招待不周,有失禮之處?若有失禮之處,還請殿下責罰。”。

李瑁緩緩擺手,掀起衣襟擦了擦眼淚,歎息道:“不幹二位的事。我隻是忽然想起了父皇來。父皇在成都每日食粗茶淡飯,菜不過五盤,飲食寡淡之極。可以說連頓像樣的飯都吃不到,而我卻在此吃著滿座的酒菜,實在是……實在是心中難安。父皇這一輩子為我大唐江山社稷操勞。臨老時卻遭此大劫,連一頓像樣的禦膳都吃不到了。我這做兒子的,心中豈能安心?”

李光弼詫異道:“怎麼會這樣?陛下連這樣的酒菜都吃不到了麼?”

李瑁搖頭道:“你們有所不知,那王源在成都發起什麼節衣縮食的運動,說什麼大唐上下要勒緊褲帶渡過難關。他上奏父皇要求父皇節省宮中用度,裁減內官宮娥,減供用度,說什麼飯菜吃飽便可,穿衣穿暖便好,不要耗費民財。他要父皇以身作則為民表率,父皇沒法子,隻得聽從他的建議,每餐隻食用糙米和幾樣簡單的菜蔬,連肉食都很少有。你們說,身為萬民之主,什麼時候落得如此地步?我大唐子民,連給他們的陛下吃飽吃好的能力都沒了麼?”

李光弼聞言皺眉道:“王源這麼做太過分了吧,天下人可饑寒交迫也要奉主飽食穿暖,此乃人臣之道。他怎麼能這麼做?”

“這個人心不正,他倒是讓天下人節衣縮食,但據說他的府裏倒是大魚大肉錦衣玉食,每日歌舞升平,酒宴不斷。”李瑁狠狠的道。

郭子儀濃眉緊鎖,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王源豈能這麼做?這也太不像話了。難道他當真將自己淩駕於陛下之上了麼?這是大逆不道之舉。”

李瑁忙道:“郭將軍莫要惱怒,還不是因為他手中握有重兵,我大唐如今儀仗於他,否則豈容他如此?但目前無人與之抗衡,也隻能忍氣吞聲了。想想父皇每日粗茶淡飯滿麵愁容,我便心中痛楚難當。”

“重兵又如何?他是大唐之臣,他的兵馬都是大唐的兵馬。難道便可擁兵自重麼?豈有此理。”郭子儀怒喝道。

李光弼擺手道:“郭帥莫要生氣,眼下的情形不是明擺著麼?王源之心昭然若揭,他殺房琯的舉動便是逼宮之舉,這還有什麼好說的。在成都他固然可以為所欲為,現在陛下在成都,我們便隻能虛與委蛇。他的嘴臉你也不是沒見識過。現在最重要的是我二人受陛下之托重建兵馬,讓其不敢妄動。你我重任在肩啊。”

李瑁忙點頭道:“李將軍說的很是,你們兩位現在才是父皇的希望。臨來時父皇交代我帶話給你們,說他現在受點委屈不要緊,重要的是你二人要完成他的心願。早日建立一支大軍,與王源分庭抗禮。隻要有人牽製他,讓他不能隻手遮天,他的氣焰必然低落。父皇的安危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二位將軍的作為。二位將軍一定要搶在王源之前收複長安,到那時王源拖延不收複長安的謊言便被戳破,必然聲望大落。二位將軍要明白父皇的一片苦心啊。”

李光弼和郭子儀均點頭道:“請殿下放心,我二人從未敢忘記陛下的重托,現如今我兵馬已有六萬,已經不容小覷了。”

李瑁道:“怎麼才六萬?多多的招募兵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