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七章 揚州(3 / 3)

一騎兩人沿著揚州城寬闊的大街上奔行,王源放眼四顧,但見兩旁的街市彩燈如晝華美無限。雖然已經是深夜,但街上的行人依舊不少。夜市的攤販還在做生意,小吃攤上冒著白氣和香味。街道兩旁不少店鋪中還明火徹亮,幾處精美的樓宇掛滿了紅燈籠,從裏邊傳來絲竹之樂,傳來男人的喧嘩和女子的嬉笑之聲。整座揚州城就如同一座不夜之城一般。

王源還是第一次真正領略到大唐南方繁華城池的景象。說來慚愧,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六年了,王源的活動軌跡隻在北方的城池之中。雖然長安是比大唐任何一座城池都要龐大數倍的城市,但長安的繁華是圈養之下的繁華。一到夜晚,那裏便是一座巨大的監獄,如揚州城這般自由自在的夜生活,那是想也別想的。所以那樣的生活是一種沉重的受禁錮的生活。是失去大部分自由的生活。

成都雖然比長安要好些,但和揚州比起來卻是小巫見大巫。雖然王源在成都這幾年,廢除了夜禁和民坊的一些製度,讓成都的夜生活也變得豐富了起來。但和南方城池這種繁盛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成都和京城的百姓們或許是因為被禁錮太久,即便給他們自由的空間,他們恐怕也是難以很快的信任。他們就像是膽小的鳥兒們一般,一到夜晚便下意識的歸巢去,不想惹上任何不必要的麻煩。

奔行在這樣的街市之中,王源第一次領略到了因為自由而帶來的百姓的幸福生活。這才是王源心目中的那種繁華盛世,而非表麵上的強大,但卻建立在對百姓們的禁錮之上。那樣的幸福隻是屬於少數人而非普通百姓。然而,這一切卻將接受考驗,揚州城中的百姓們恐怕並不知道,巨大的危險正在向他們逼近。隻為了這眼前的繁華和安寧,王源也覺得自己責任重大。

揚州城西的保障湖是揚州城中的盛景之處,湖畔風光冠絕,秀美無倫。正因風光絕佳,湖畔之地也是寸土寸金,非達官貴人之家是無法在湖畔有一席之地的。對於大唐第一豪族崔氏家族而言,這當然不是問題。在保障湖西側一片綠柳宴飲的湖邊靜謐之地,一條專門鋪就的青磚大道便直通崔家大宅。

馬蹄得得清脆作響,在崔若瑂的指點下,王源策馬抵達了湖畔的這座豪宅左近。距宅子數百步遠處,崔若瑂便下了馬。王源當然知道原因,崔若瑂不願讓家裏人看到她和自己共乘一騎歸來。

王源也下了馬,牽著馬和崔若瑂並肩往掛著巨大紅燈籠,麵朝碧波湖水的崔家大宅的庭院豪門行去。未靠近百步距離,便見十幾條黑影從樹木之間的快速逼近。王源一驚,下意識的將手按在劍柄上。

“莫要擔心,那是我崔家的護院。看來爺爺他老人家確實到了,否則我不可能有這麼多的人手在外巡弋。平時夜裏也隻有七八人在外巡查。”崔若瑂解釋道。

王源放下了按在劍柄上的手,他明白,對於崔氏這樣的豪族而言,家宅的防衛一定做得很周密。大戶人家的護院家丁的人數也相當可觀,像崔氏這樣的豪族,家裏恐怕養著一隻人數相當可觀的小型軍隊規模的護院了。

“來著是誰?這裏是崔氏私人宅邸,方圓百步內禁止靠近。”十幾條黑影迅速的將兩人包圍,四麵八方的突出路線都被封死,這些人顯然是訓練有素的護院。

“柳師傅,是你麼?”崔若瑂叫道。

一名黑影詫異道:“你是……大小姐?”

崔若瑂快步上前笑道:“柳師傅,真的是你。你來了,那麼爺爺他老人家一定來了。”

那黑影快步上前來,拱手向崔若瑂行禮道:“果真是大小姐回來了,老爺睡前還在念叨說,你人在楚州,不知道有沒有危險。要我明日一早帶人去接應你回來呢。”

崔若瑂笑道:“沒想到我這便回來了,一會兒我去給他老人家一個驚喜。”

那黑影嗬嗬笑道:“那一定會給老爺驚喜的,老爺怕是要高興壞了。”

崔若瑂笑著點頭,回身招呼王源道:“王校尉,來見過柳師傅。他是我爺爺身邊的護院統領,跟了我爺爺四十年了。”

王源牽馬上前,拱手行禮:“柳師傅好。”

那柳師傅是個六旬老者,身材瘦削,但雙目精光閃爍,即便在這樣的昏暗的光線下,王源依舊能感受到他的目光灼灼之威壓。

“這位是?”柳師傅沉聲道。

“哦,忘了替柳師傅介紹了,這一位是王校尉。他是從北邊的神策軍中來的。叛軍抵達的消息便是他帶來的。我這一路回來,也是王校尉保護我的。”崔若瑂忙道。

“哦?神策軍中來的?是當今王相國統率的神策軍麼?”柳師傅沉聲道。

王源再次拱手沉聲道:“正是,柳師傅也知道王相國麼?”

柳師傅輕笑兩聲道:“王相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神策軍威名滿天下,婦孺皆知。王校尉是神策軍中的人,到讓人肅然起敬了。”

王源笑道:“不敢不敢。”

崔若瑂笑道:“咱們回家說話吧,我們騎馬走了一整天,身上都快散了架了。肚子也餓的咕咕叫。再說我也等不及要見爺爺了。”

“是是是,瞧我這老糊塗,堵在路上作甚?大小姐快請,王校尉快請。”柳師傅一擺手,身後的十幾條黑影迅速散開,片刻後消失在暗影之中。

柳師傅在前麵領路,三人很快到了掛著紅燈籠的大門口。但見紅漆銅釘的大門高達丈許。門前巨大的台階上一左一右蹲著兩隻巨大的石獅子,張牙舞爪相貌威武。大門兩側的圍牆也高逾七八尺,上方尖銳之物清晰可見。光看這宅子的院門,便知崔家氣派之大。

柳師傅拍了門環,片刻後又家丁應門,得知大小姐歸來後,忙將大門打開,七八名仆役迅速提著燈籠趕到門前,牽馬的牽馬照亮的照亮,將三人讓進院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