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一章 意決(3 / 3)

這種情緒之下,禁軍龍虎衛兵馬還在催著他們整頓上車趕路,大臣們紛紛表示不滿,和禁軍起了口角,不願啟程趕路吵鬧著要進城。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所有人都驚愕之極。禁軍領軍將領一聲令下,十幾名禁軍舉著皮鞭子衝入大臣們中間,皮鞭如雨劈裏啪啦的打下,這些大臣們一個個被打的皮開肉綻哭爹喊娘,被禁軍士兵拖著塞進車廂裏。直到此時,大臣們才明白,他們何止是已經不再有任何的地位,甚至連普通的百姓都不如了。禁軍敢如此,顯然是得到了許可的。也就是著,自己這些隨駕而來的人,其實已經連基本的權利也不保,到了驪山恐也將是失去自由的囚徒了。

毫不留情的皮鞭鎮壓起到了效果,整個車隊再無出現意外,他們開始緩緩往南繞城往東而行。夕陽西下,殘陽如血。本是一隻聖駕的隊伍,應該是氣宇軒昂威武雄壯才是,但在夕陽下的這隻車隊卻像是一隻送葬的隊伍,所有人都哭喪著臉,一片死氣沉沉。

……

顏真卿沒有看到這一幕,當太上皇的車駕啟程之時,他已經和袁明遠一起進了長安西城金光門。一行人策馬奔行在寬闊的坊間大街上,看著兩側街道高高坊牆壁壘森嚴的感覺,顏真卿覺得有些不太適應了。本來這一切都應該是挺熟悉的,畢竟在長安顏真卿也住了十多年。但現在卻似乎覺得陌生的很。

或許是在成都待習慣了,習慣了成都的大街一眼望到小巷深處,兩側店鋪酒樓林立的情形,現在突然看到巨大的圍牆圈起來的民坊,已經不太適應了。

耳邊,鼓聲隆隆而起,隨著鼓聲響起,街上的百姓們仿佛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紛紛開始小跑起來,急急忙忙的趕回民坊之中。看著這一切,顏真卿心裏百味雜陳。他記得曾經和王源探討過民坊夜禁的等諸般事宜,那是因為王源在成都根本就不願實行夜禁製度,而夜晚確實出了不少的案子和事情,所以顏真卿找到王源和他商討解決之道。王源當時便說過:“民坊高牆,將百姓圈養如畜。夜禁之策,更是剝奪百姓少有的自由,且對民生商業大不利。此二者皆為謬策,宜當廢之。城中治安的責任不在民,而在官。民不安樂則盜蹠橫行,即便全部圈養起來,遲早也會爆發。若民生安樂,家家富裕,輔之以強力治安刑罰,便可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之局。”

當時顏真卿是很不以為未然的,但這一路上,因為空暇太多,免不了東想西想,顏真卿也想到過王源之前的種種作為。不得不說,王源的很多想法其實是很有道理的。特別是現在行走在街道上,聽著鼓聲隆隆,百姓們慌不擇路衝回民坊的樣子,顏真卿越發覺得王源的話是有道理的。如果這些民坊的圍牆都被推倒了,那該是怎樣一種景象啊。如果夜晚的長安也能如成都一般有夜市的話,那這座城市該多美啊。

萬壽宮東閣之中,李瑁和李光弼正枯坐案前等待消息。雖然派了袁明遠去傳話,但玄宗的積威在李瑁心中還是難以消除,那個理由也實在是太爛,所以李瑁心中忐忑不安。

終於,門口傳來腳步聲,袁明遠的聲音隔著簾子傳了進來。

“陛下,奴婢回來複命了。”

“快進來回話。”李瑁忙叫道。

袁明遠笑眯眯的掀了簾子進來,跪地行禮畢起身來恭敬站在一旁。

“怎麼樣?父皇他說了什麼沒有?鬧了沒有?”李瑁急促的問道。

“沒有,太上皇沒說什麼。哦對了,太上皇還誇陛下孝順呢,還對我們說,他前世積德,生了個孝順的好兒子呢。”袁明遠回稟道。

李瑁的臉騰地漲紅,他焉能聽不出父皇這話中的諷刺意味。

李光弼問道:“袁內監,聖駕呢?動身了麼?”

“動身了,按照陛下聖旨的吩咐,龍虎衛接管護衛聖駕,連夜趕往驪山宮。隨行人等一並跟著去了。奴婢已經傳了李平章的話給兩位領軍的將軍,到了驪山之後便全部封鎖住進出道路,不準任何人進出。”袁明遠脆聲道。

“那就好。”李光弼籲了口氣,臉上露出微笑來。“此事終於安頓了下來,陛下也可以鬆口氣了。他們想利用太上皇做文章的企圖可以休矣。過幾日陛下抽個空去驪山見見太上皇,這樣一來,天下人更是沒什麼好說的了。”

李瑁皺眉道:“不知為何,朕還是不踏實。他隻要在一天,朕都覺得不踏實。”

李光弼無言以對,正欲起身告退出宮時,忽聽袁明遠道:“陛下,奴婢擅自做主帶了一個人進城來,且帶著他進宮了。請陛下恕罪。”

李瑁一愣道:“是誰?”

“是顏真卿,他也是隨太上皇聖駕而來。本來他也要一起去往驪山宮的,但他找到我說,有關於王源的絕密軍機要稟報陛下。奴婢想了想,便鬥膽帶他進城了。”袁明遠忙道。

李瑁和李光弼對視一眼,麵露狐疑之色。

李瑁道:“顏真卿這次怎麼也跟著來了?他不是和王源關係甚密麼?朕要見他麼?”

李光弼笑道:“人都已經來了,見一見又何妨?雖然我並不相信他會說出什麼秘密來,因為王源豈會有什麼秘密叫他抓住?無非便是我們都知道的那些事罷了。但這位顏真卿可是名望甚高之人,陛下見見他,看他說些什麼。”

李瑁冷聲道:“名望再高又如何?不為朕所用,朕便不會對他客氣。不過你說的對,見一見又如何?或許還真能得到一些王源的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