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山淡淡道:“卑職豈敢,李帥用兵入神,卑職豈敢指謫李帥?李帥身經百戰用兵入神,豈是卑職所敢指手畫腳的,卑職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
眾將領見兩位大帥唇槍舌劍的爭執了起來,均紛紛出言勸慰。都說攻城失利後大家心氣都不好,不必為這些事爭執,該想辦法商議如何應對才是。
兩人也自覺失態,但一時間都不願搭理對方,各自坐下不說話。大帳內一片沉寂。眾將也不敢多言,大夥兒大眼瞪小眼的幹坐著。
不知過了多久後,李光弼終於沉聲開口道:“諸位,目前看來,寧州城中守軍超過兩萬五千人。且裝備精良,詭計多端。慶州之捷現在看來也是對方故意棄城而守,從而得以爭取數日時間調集兵馬於寧州拒守。剛才鄭副帥的話……說的也是有道理的。我們八萬兵馬已經損耗一成,現在隻有七萬餘兵力,強行攻城即便拿下也是損失慘重,那便無力往成都推進了。後續的兵馬還在募集之中,崔氏兄弟雖在江南募兵,但所募集的兵馬一個月才能抵達一次,每次也隻有數萬新兵,那是不頂事的。所以,咱們不能硬拚,要保存實力。現在看來,我們恐怕還是要停一停,先造攻城器械才能按部就班的攻城了。”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同時心中又很是鬱悶。在慶州城下,本來已經造了兩百多架簡易的攻城器械,但兵發寧州時,那些簡易的攻城器械卻都不得不棄了。因為那些都是粗製濫造的攻城器械,本就不值得攜帶。沒想到到了寧州城下,又要從頭開始了。
“鄭副帥,你認為呢?”李光弼問道。
鄭秋山點頭道:“李帥所言,卑職舉雙手讚同。這種情形下攻城,須得有攻城器械協助。但老朽所慮的卻是,咱們這麼一耽擱,若是拖延日久的話,王源在北邊的兵馬若是殺了回來,我們該怎麼辦?”
眾將聞言,心中均是一凜。這確實是個隱患。雖然現在北邊的戰事結果未知,但如果是王源勝了,領軍回頭救援,斷了己軍的後路,那可真是大麻煩了。
“鄭副帥,諸位。莫要擔心。你們真當王源的神策軍是誰都能戰勝的麼?要知道他們麵對的可是骨力裴羅的十萬騎兵呢,而且是在無遮無攔的豐州城下戈壁灘上,回紇騎兵的戰力又增加了數成。王源手頭也僅有十萬步騎兵,據我所知,其騎兵數量僅有五萬。這一戰他怎麼可能得勝?”李光弼微笑開口道。
“說的也是。步兵和騎兵作戰幾乎無用,除非有合適的地形可以伏擊。但戈壁灘上可沒有什麼可以伏擊的地方。主力還是五萬神策軍的騎兵。五萬對十萬,想勝可是不易。”
“就是,王源雖然厲害,但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騎兵相差一半,他也未必能討得便宜。”
“那可未必,王源這麼多年來百戰百勝,可不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他是真的有一套。遠的不說,和安祿山叛軍那幾戰,六萬破十八萬,那可不是瞎編的。還有揚州那一戰,叛軍孤注一擲猛攻揚州,王源沒帶一兵一卒,隻憑借運籌帷幄之力便讓叛軍铩羽而歸,這不是本事麼?”
“你知道什麼?那是守城戰,憑借堅城之利,他才能……”
“你說的輕巧,給你六萬兵馬,你能守得住十八萬兵馬的攻城?咱們可是參加過攻長安的戰鬥。我大軍和回紇聯軍不過十來萬,當時城中史思明的叛軍守軍近十萬,那又如何?還不是破了城?若論城防,長安抵得過十個通州……而且揚州那一戰呢?揚州城也算是堅城?北麵的城牆甚至都缺失,你也不怕亂說話閃了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