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九章 道理(3 / 3)

出乎意料的是,李欣兒這一次的反應很是平靜,當得知王源要再一次的去冒險後,李欣兒隻慌亂了片刻,聽完王源的理由後,反而平靜了下來。特別是當她知道,王源隻將此事告知了自己一人,並未告訴所有人後,她有一種身為正室被尊重的感覺。這麼多年下來,李欣兒也知道王源決定去做的事情無論如何阻止恐都無法奏效,自己能做的便是讓他無後顧之憂,坐鎮宅中,讓這一大家子都平平安安。

李欣兒其實也想跟著前去,但顧慮到身份和大局,她便放棄了這個想法。而且她知道,王源是不會同意她一起的去的,王源明說了,若不是為了保證事情能成功進行,他甚至都不願帶著公孫蘭前去。因為此次行動確實危險,他不想讓身邊的任何人遭遇不測。

但其實李欣兒並非是王源的女人中唯一知道消息的。除了公孫蘭之外,王源還將這個消息告知了秦國夫人。秦國夫人雖然擔心,但她曆經風雨磨煉,早已能坦然麵對任何的情況。況且,她對王源的此行是持著讚成態度的。她認為,以玄宗的性子和目前的情形,若王源當真能見到玄宗並且救他出來,給予他想要的條件的話,玄宗很有可能會見風使舵,達到王源想要的目的。和秦國夫人談過之後,王源反倒更加的有信心了。

兩天時間,一切準備就緒。此行目標不宜太大,所以王源決定身邊隻帶一百名精選出來的親衛騎兵同行。這一百名親衛是精銳中的精銳,個個身有武技,且裝備的都是神策軍中最頂尖的武器盔甲和配備,就像是一直特種作戰小隊一般。

王源決定於九月十八日上午出成都西門往西北方向去,同時在城中散布出自己去河西隴右兩道視察的消息。出城後在曠野中率掉細作的監視後,王源再帶一百名親衛折返往東,這一路將不經過任何城池,直接從通州往東的通道穿越巴山秦嶺隻見的小道出蜀。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極大限度的迷惑李瑁安插的細作,極大限度的保證此次行動的秘密性。

九月十七日晚上,王源出發的前一夜。一隻從南城而來的長途跋涉的隊伍抵達成都。來者不是別人,卻是南詔國國主,阿蘿公主的兄長,王源的大舅子閣羅鳳。

阿蘿公主聞聽稟報喜不自禁,兄妹二人數年都沒見麵,隻有書信往來。阿蘿公主對阿兄極為想念。她親自出府迎接閣羅鳳,歡歡喜喜的將閣羅鳳迎入府中。

王源得到消息的時候,正在杏園和秦國夫人楊玉環姐妹做床上話別。*之際,忽聞閣羅鳳來到成都,王源隻得不無遺憾的草草了事,穿了衣服直奔前廳而來。

前廳中,阿蘿公主依偎著自家兄長正在嘰嘰喳喳的問著南詔國的事情。什麼南詔國現在百姓們是否安定,其餘幾詔詔主是否順從。自己托人帶去的作物的種子是否可以在南詔境內栽種,從成都派遣去的工匠和織布能手傳授的技藝南詔百姓是否掌握等等。閣羅鳳一一作答。自己這個妹子心懷故國,嫁給王源這幾年,給自己幫了很多忙,也將大唐很多技藝和作物派遣人手傳播到了南詔國。

南詔國這幾年欣欣向榮,阿蘿的其實功不可沒。閣羅鳳自己在南詔國時也常常跟身邊人說,若無當年阿蘿的舍身遠嫁,這麼多年若無阿蘿在王源身邊的盤桓調度,南詔國焉能借蜀地之興盛而崛起的這麼快。數年間,南詔國的人口迅速恢複,新的一茬人丁已經蓬勃而出。再過十幾年,南詔國的青壯人口將恢複到戰前的水平。

“哎呀,大舅子,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王源的大笑聲響起,身影也出現在前廳後門處。

閣羅鳳忙起身笑著行禮。阿蘿朝王源福了一福,看著王源稍顯淩亂的發髻,心中甚是不滿。她當然知道王源在杏園正在做什麼勾當,看來是起身的匆忙,連發髻都沒整理好。腦補一下王源接報後從那兩個女子身上倉促爬起身來穿衣見客的樣子,阿蘿便忍不住想笑。

“妹夫啊,我早就給阿蘿寫了信說,這段時間要來成都一趟的,怎地阿蘿沒告訴你麼?”閣羅鳳笑道。

“怎麼沒告訴?二郎,我一個月前便告知你了,怕是你根本沒記住罷了。”阿蘿噘嘴道。

王源敲敲腦殼,嗬嗬笑道:“想起來了,確實說了。是我記性不好,不怪阿蘿。坐下說話。”

閣羅鳳哈哈而笑,相互謙讓重新坐下。

“我本以為你要來便早該來了,這一個月你都沒來,我自然便有些淡忘了。怎地到這秋涼天冷之時才來?早些時節來,我倒是可以帶著你遊曆一番,咱們也好幾年沒見了。”王源笑道。

“我也想早些來啊,這不,秋收將至,我安排好了這些事情才能動身。你知道,我南詔隻是個小國而已。除了野獸山果之外,秋天一季的秋收便是養活全國百姓的重要口糧,豈敢掉以輕心。實際上,我來時,秋收還沒完呢。我交代了丞相好好的督促,這才脫身前來的呢。”閣羅鳳微笑道。

王源點頭道:“我知道秋收對你們的重要性。既如此,你其實可以不必跑一趟。你想阿蘿,讓阿蘿回去南詔一趟便是了。你是國主,輕易擅離國土不好。而且也會讓別有用心之人找到機會。”

“妹夫,你的話我明白。但這一次我可不是來看阿蘿的。當然我也想念阿蘿,順便來看看她,但最主要的是,我是要來跟你商量事情的。”閣羅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