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八章 琴曲(3 / 3)

王源愣愣的看著杜甫激動的麵容,他萬萬沒想到,今日杜甫居然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來。在他的心目中,像杜甫這一類的文人是自己登上頂峰的最大障礙才是。這些人往往比那些直接起兵反對的人更為難纏,因為他們骨頭硬,不怕死。殺了他失去民心,不殺他們他們會四處散播言論,而且偏偏這些人的影響力很大。之所以如此,王源才步步為營,不肯以激進的方式來進行自己的計劃。直到現在,他也不敢說自己若是登上寶座後,這些人會不會翻臉不認人。

但現在,杜甫說出的這番話卻顛覆了王源的認知。讓王源不得不承認,自己並沒有深刻的了解像杜甫這一類人的內心世界。以前自己認為,杜甫這一類人的本質上是迂腐的衛道士,他們會死守陳規而不肯改變。但現在才發現,原來這些人並非如此。杜甫的出發點是為了天下百姓,而非是為了能在朝廷中占據一席之地,他比自己想象的要高尚的多。

當天傍晚,趙青親自從長安飛騎而回,帶來了玄宗駕崩的消息。隨著消息一起到來的還有高仙芝等京城眾將和朝中一幹文武百官聯名寫來的信件。他們請求王源去京城參與玄宗喪葬之事並主持大局。

王源心知肚明,雖然他什麼都沒說,什麼都沒下令,但高仙芝顯然替自己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王源絲毫也沒覺得內疚,在這件事上,王源早就擬定了計劃,這一切不過是在計劃之中罷了。現在,玄宗死了,那一切已經近在咫尺觸摸可及了。

當晚,王源將玄宗駕崩的消息告知了家中眾妻妾。眾人驚訝不已。對妻妾中的個別聰慧之人而言,她們立刻意識到將有一場巨大的變故要發生,但她們也不敢多言。

靜夜,梅園之中。王源公孫蘭對坐在燈下,燭火搖弋之下,夫妻二人默然相對,誰也沒有開口說話。,公孫蘭卻還是一副淡定的模樣,王源也是一臉的泰然。但這靜默的空氣之中,卻有著一股激蕩的暗流在湧動。即便王源的外表是平靜的,但他的心髒明顯跳動加快,血液也明顯流動的更快,呼吸也明顯粗重急促了不少。

“表姐,可否……為我撫琴一曲。”王源打破沉默籲了口氣道。

公孫蘭微微一笑,輕點臻首,起身來從房中取出一柄瑤琴來擺在案上。素手輕揮之間,琴音滄浪而起,如玉珠落盤,清脆悅耳。

“奏一曲什麼呢?”公孫蘭歪著頭自言自語道。

王源沒有回答,公孫蘭也沒想要答案,片刻之後,她自己便有了答案。

琴聲叮咚作響,宛若春雪融化彙成小溪流出山穀,山穀間百花開放,豔陽滿天,百鳥齊鳴,讓人聽得心情愉悅,王源,閉上雙目靜聽,不覺嘴角也露出一絲微笑來。

然而突然間風雲突變,琴音從舒緩清涼變得急促而刺耳,豔陽天頓時為滿天烏雲遮蔽,進而狂風暴雨,飛沙走石,樹搖草飛,日月無光。錚錚琴聲中夾帶殺伐之音,宛如千軍萬馬舉刀劍廝殺而來。

正當王源眉頭緊皺,臉上變色,心髒砰砰亂跳之時,嗡然一聲響,琴音驟停,頃刻間便如雲開日出,風停樹靜,一切讓人心頭狂跳的幻覺瞬間消失。

“我本希望你能奏一曲讓我靜心,表姐卻奏此殺伐之音,卻叫我心更亂了。”王源苦笑道。

“心靜是自己給的,可不是別人給的。我可沒有讓人心靜的本事,你叫我奏曲,可沒叫我替你靜心。”公孫蘭微笑道。

王源笑道:“好吧,但雖然你這一曲讓人心慌意亂,我卻聽出來了,這是當年在京城梅園之中,你奏的《高山流水》和《十麵埋伏》糅合在一起的那首曲子吧。”

公孫蘭鳳眼閃爍著溫柔的光,低聲道:“還好你記得。正是當初那一首,其實它有個新名字,叫做《風雲亂》。現在聽起來,和當初的感覺一樣麼?”

王源搖頭道:“不一樣了,當初聽起來更驚豔些,因為……佳人遠望,遙不可及,故而……”

公孫蘭嗔道:“你的意思是,現在便膩了麼?悔不該梅園一見,教我落入煩憂之中。”

王源嗬嗬笑道:“煩憂麼?難道不是快樂?多少次你都感歎人生極樂,悔不該蹉跎韶華,如今卻又說這樣的話。”

公孫蘭紅著臉輕啐一口,扭頭不搭理王源。

王源輕歎道:“不過聽這一曲,到叫我想起當年之事。提醒我莫忘初心。短短八年時光,誰能想到今日?我欲心靜,但卻心中難靜。說實在的,我有些害怕。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即便是當初處於極為艱難之中,也從未有過這種恐懼到骨髓的感覺。”

公孫蘭緩緩起身來,走到王源身邊,伸手捧著王源的臉,看著王源的雙眼道:“路都是自己選的,是禍是福都要自己去承擔。你幸而是感到恐懼而非自喜,那才是最要命的。懂的恐懼才知步履維艱,才知責任重大,才能小心翼翼不會胡作非為,才能做好你自己。若是自喜自大,恐怕便是災禍之始。二郎,你是大智慧之人,從今以後,你的角色便將不同。胸懷天下,胸懷百姓,為蒼生謀福利,為百姓造福祉,這便是你要做的。這很難,比帶兵打仗難多了。但二郎你不要害怕,還是那句話,我永遠在你身邊,無論前麵是什麼。”

公孫蘭俯下身來,將溫潤香醇的雙唇覆在王源的嘴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