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說了年關去盛京時會好好教她劍法,但在那之前,她多掌握一些基礎也是好的,她的年齡學武本就完了,不能再浪費了時間。
要學劍法,第一步當然不是學習什麼厲害的招式,甚至不是學習怎麼用劍,而是學習怎麼在不傷手腕的情況下正確的握劍和出劍。
所謂君子出行必當佩劍,君子六藝從來不是學文不學武,蘇家郎君便是專心讀書的三郎和五郎都多少會些武藝。
蘇梨自幼嗜書如命,自然少不了長篇累牘的抄書,因而雖不學武,但鍛煉手腕的巧技倒是學過,以防用手過度傷了筋骨。
如今倒也方便了學習劍法,否則但是手腕的調和便不是三兩日的事情,時間要耗費得更久。
但就是握劍和出劍這麼兩個看起來簡單至極的動作,蘇梨真學習起來才發現要做好有多難。或動作或方向或力道稍有不對,取出劍時便輕飄飄的,莫說殺敵對戰了,連貓兒都打不走。
練了半個時辰方初得要領,這時碧兒進來說是羅蕊到了。
習慣了隨意進出的羅蕊,此時卻在院外等著她的召見,這是要給她這個做主母的立威嚴。
蘇梨知道羅蕊的好意,自不會扭捏廢了她的苦心,命管事娘子出去帶羅蕊到院中等候,又讓帶著碧兒回房梳洗。
旁的不說,麵上的薄汗要擦一擦,亂了的發髻要稍整理,身上為了便於用劍而穿的胡服也要換掉。
如此一番,繞是動作快些,也讓羅蕊等了一刻鍾有餘。
碧兒心憂著:“羅四姑娘等久了,若生了姑娘的氣怎麼好?”
蘇三叔教出來的人,就是個呆子也是個聰明的呆子。碧兒知道蘇梨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自然也知道蘇梨將羅蕊當親姐姐。
“想什麼呢,羅蕊姐姐怎會為這點小事生我的氣?”蘇梨笑著,指尖點了點碧兒的額頭。
應說這是她與羅蕊之間的默契。
羅蕊若是不告而闖,說明不將她這王府女主人放在眼裏。
她若急急的迎上去,便顯得她心虛沒有底氣。
當然時間太久顯得無理蠻橫,所以一刻鍾正好。
臥室外是小書房,小書房外是雅室,然後再出門才是院子,可見話本子裏那等是個人就能直闖高門內室的橋段是多麼的無稽之談。
蘇梨帶著碧兒在雅室坐下,這才命管事娘子請羅蕊進來落座,又命人奉茶。
十年前江夏王妃去世後,王府後宅諸事著實亂過一段時間,後來是江夏王考量左右府中也無女眷,便從年長的親衛中尋了識字懂賬的來打理,一群大男人商量了三五日,忽然間就福至心靈。
取用物資就按照軍需進出的流程來做,給下人發月錢就按照將士們發軍餉來搞。
聽起來不怎麼靠譜,但落實起來異常順利。江夏王府變成半個軍營後,李立軒和他爹都覺得沒啥不自在的,於是就這麼維持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