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最好的老師下(1 / 1)

司馬向蘆穿好衣服,下床道:“小人怎敢整小姐,隻不過是讓小姐明白《詩經》到底是什麼。”

“《詩經》就是一本春秋時的詩集,就和我大唐五言律詩一樣。”

“錯,《詩經》固然是一本詩集,它的創作者上至周天子,下至農工兵卒,但它也是一本記錄治國之書。人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普通的貧苦大眾在《詩經》中寄寓著自己的希望,高貴的王公大臣則書寫了治國妙方。”

卓雯珺被麵前一本正經,很有氣節的司馬向蘆驚得目瞪口呆,心想:這窮小子還挺有誌向的,現在的他還有幾分可愛。

“我不管這些了,我隻要應付了父親就行。”

“小姐,老爺的意思不是讓你背書,而是讓你體會到書中包含的精神。將來可以做個大家閨秀和賢妻良母。”

卓雯珺一聽,有點小不高興:“老頭果然想把我嫁出去。”

“此乃小姐家事,小人不敢過問。今天,小姐看到乞丐給他施舍,見到農民,得到敬畏。這就是《詩經》中王公貴族的情感,你看《終南》寫道‘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其實就是想告訴像小姐這樣的人,既然穿著如此光鮮,那麼氣度和胸懷就要廣大。而小姐因小事就屢次報複我,豈能說懂《詩經》。而其中《桃夭》等文章多是普通百姓唱出的,今天小姐不願吃野菜,過苦日子,而這何嚐又不是那些乞丐,農民心中的願望。”

卓雯珺被司馬向蘆講得詞窮,知道再胡攪蠻纏,又得吃虧,便道:“教就教嘛,你看你,窮東西,還裝什麼清高大士。”

於是,卓雯珺躺在硬床上睡了一晚,翻來覆去難入眠,心裏老想著向蘆所言。

第二天,一對熊貓眼便上了臉龐。

司馬向蘆給卓雯珺分了類,哪些是讚頌美人的,哪些是卿大夫的,哪些是士兵的等等,讓卓雯珺結合昨日體驗再來讀《詩經》。其中重要的文章向蘆都做了記號。

一天下來,卓雯珺確實理解了很多,能說個一二三了。

第三天,司馬向蘆說道:“小姐,今天我來教你引用《詩經》。”

“好吧。”經過昨天,卓雯珺相信了司馬向蘆。

“小姐,昔曹操曾多引用《詩經》,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來表達自己內心對賢才的渴望。若小姐想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也可適當引用,老爺定會對小姐刮目相看。”

“比如父親,女兒與您三天未見,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日不見,如隔九秋。‘”

司馬向蘆愣在了那裏。

卓雯珺一個人思索了一天,覺得自己可以了。

下午,司馬向蘆等人都回卓府了。

第二天,天剛亮,卓雯珺便站在院中等待父親。

卓一林出門見雯珺,問:“乖女兒,這麼早,是不是想讓為父心軟放過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父親,女兒不是求你心軟,而是請父親嚴厲督導。”

卓一林見女兒和往日大不同,變得比以前端莊賢淑,心裏十分高興,“女兒,以後要勤奮讀書,為我們卓家爭光。”

“那父親是不會關我禁閉嘍。”

“當然,為父這麼疼你,怎麼會關你禁閉。”

“那女兒先去學習了。”

“去吧。”卓一林高興地說道。

卓雯珺慢慢地走到房子轉角,急匆匆地離開了,她怎麼會安心學習,逃過一“劫”,隻覺得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