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準備好采訪的輔助工具
我們可以事先準備好一個筆記本,不用太大,筆記本可以幫助你記下一些關鍵詞。但是很多時候,筆記本可能給采訪對象帶來壓力,對方可能在談論時有所顧及,因此在某些時候可以用錄音筆,當然目前手機的錄音功能已經完全可以替代錄音筆了。
3.與采訪對象約定合適的采訪地點
多數人會跟你說約到咖啡館或者茶館等場所,但這通常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采訪一個人物,並不是僅僅看對方談論了什麼,也要去觀察他所生活的環境,這能透露出很多“秘密”,咖啡館等場所抹除了采訪對象的生活痕跡,無法讓我們通過觀察獲得更多細節,因此,選擇的采訪地點最好在對方的家中或者是其工作場所,這樣能獲得更多有效的細節,也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物。
如何采訪到豐富的細節
一篇好的文章是由大量的信息也就是大量的有效細節組成的。因此,采訪的一個任務就是要獲得有效細節。采訪可以分為對話式和觀察式采訪。對話式采訪就是問答式,而觀察式采訪主要是通過看與記錄來獲得有效信息。事實上,在采訪中,這兩種采訪方式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混合在一起。電影《旅行終點》講述了一位記者采訪作家福斯特·華萊士的故事,在電影中記者不僅僅是采用了對話式采訪,還跟訪了華萊士幾天,與他一起生活,參加其新書發布會,其間記者能看到更多故事與細節,這對於寫好一篇合格的人物稿件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在采訪時要注意提問的方式,可以同時采用開放式和閉合式提問。在剛開始采訪時,多采用開放式問題進行暖場,讓對方說出更多,有利於下一步深度的訪問。在關鍵的地方,比如事實很重要或者顯現的是對方的態度等情況時,可以采用閉合式提問,進一步框定被訪者的回答範圍,這樣才能確保你要的內容的確切性。
要學會控製談話走向。當然一個好的采訪是一種浸潤式的交流,但是新手千萬不能為了維護“麵子”而任由對方說下去,而要學會反問、打斷、再次提問等技巧,讓你們所交流的內容盡可能圍繞你的寫作主題去走,而不是任由對方談論。
采訪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作為一個采訪者應該具備高度共情的能力,要去理解采訪對象,理解並不意味著認同,而是站在對方的情景中去思考,同時也不能缺失作者自己的視角與審視,客觀是無法完全做到的,但是我們盡量讓自己的眼光不是建立在對事實與人性的複雜理解之上的,這個態度在采訪中也應該是一直持有的。
采訪是一個斡旋與探尋的過程。“斡旋”是在於你與采訪對象建立了一個“場”,這個“場”成不成功,要看采訪者對人物、所寫的主題是否具備清晰的認識,是否具備複雜而審慎的判斷力,以及對“把控”與“理解”之間的拿捏是否得當都會影響“交流場域”的建立。
采訪是一門溝通的學問,需要通過多次的練習來獲得一定的經驗。如何打開話題,怎樣讓采訪對象放鬆,如何識別一些話術,遇到大談“理念”的采訪對象如何將其拉到具體的“行動”上來……這些技巧並不能通過翻閱書本習得,而是需要我們走到人群中,去現實的世界,與人建立真正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