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捉蜻蜓的速度,三姑用竹竿為皮卡做了一個粘蜻蜓的網子。
所謂網子,其實就是將一截蘆葦折斷,做成一個三角形綁在竹竿的一端,然後去竹林裏、牆角處,把一張又一張黏性十足的蜘蛛網纏到這個三角形上。一層一層的蜘蛛網,形成了一個比一般蜘蛛網更有黏力的網子。
許多蜻蜓停留在高處,不光是皮卡,即使個頭高大的爺爺也無法夠到。這種時候,隻有拿這種網去粘。
皮卡負責尋找蜻蜓,三姑負責去粘。有些時候,皮卡也會拿過粘網自己粘。當在三姑的幫助下,將一隻高高地垂掛在樹枝上的蜻蜓粘住時,看著那隻在粘網上不住顫動翅膀卻不能飛起的蜻蜓,皮卡會兩眼閃閃發亮。
天氣悶熱的時候,蜻蜓會聚集在一起,並且飛得很低。它們最喜歡在打穀場的上空飛。紅蜻蜓、黃蜻蜓、藍蜻蜓,還有灰蜻蜓,它們混雜在一起,令人眼花繚亂地飛行著。燕子,還有其他一些鳥雀也紛紛飛過來,它們是捕食蜻蜓的。它們在蜻蜓的上空飛著飛著,會突然俯衝下來捕捉住其中一隻蜻蜓,然後或是向高空飛去,或是向遠處飛去。
遇上蜻蜓聚集的時候,皮卡會看得入迷,一時忘了捕蜻蜓。
這麼熱烈的、繁盛的場麵,會讓皮卡目瞪口呆。
三姑會提醒他:“要不要啊?”
皮卡這才想到了捕捉,對三姑說:“要!”
於是,瘋狂的捕捉就開始了。隻見三姑用了一張捕魚的旋網,將身子刷刷旋了兩圈,嘩地一下將網拋了出去。
一網可以捕捉到七八隻蜻蜓。
很多人過來觀看。大家都覺得很有趣:三姑的動作明明是用來撒網捕魚的動作,但現在卻用在了捕捉蜻蜓上。
三姑自己也分不清了,到底是捕捉蜻蜓呢還是捕捉魚呢?是天空呢還是大河呢?
捕捉到後來,三姑不再計較一網到底能捕捉到多少隻蜻蜓了,很有了幾分表演的意思。身體旋轉得像股旋風,網子拋到天空,像一朵碩大的花,一下子盛開在藍天白雲之下,然後輕輕飄蕩下來。
一網,又一網。
這一回,捕捉到四十多隻蜻蜓。
這些蜻蜓都是一些小型蜻蜓。身體好像透明的,幾乎能看到紅的、藍的、黃的、灰的汁液在它們的身體裏緩緩流動。
當三姑和皮卡帶著這些蜻蜓回到家中時,爺爺已在蜻蜓房裏立了一株小樹,還順著牆立放著一些蘆葦,這樣,既讓蜻蜓們能有一個落腳的地方,又把蜻蜓房裝扮得像野外一樣迷人。
差不多每天傍晚,大姑從醫院回到家時,都會拿著一隻戳了好幾個洞洞的藥盒,一進院子就喊:“皮卡,蜻蜓!”
即使是四姑,也會時不時捉一隻蜻蜓給皮卡。
二姑幹脆對班上的孩子們說:“誰捉了蜻蜓,就帶給我們皮卡吧!”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皮卡。所有的孩子也都願意為皮卡捕捉蜻蜓。
為了加快捉蜻蜓的速度,三姑用竹竿為皮卡做了一個粘蜻蜓的網子。
所謂網子,其實就是將一截蘆葦折斷,做成一個三角形綁在竹竿的一端,然後去竹林裏、牆角處,把一張又一張黏性十足的蜘蛛網纏到這個三角形上。一層一層的蜘蛛網,形成了一個比一般蜘蛛網更有黏力的網子。
許多蜻蜓停留在高處,不光是皮卡,即使個頭高大的爺爺也無法夠到。這種時候,隻有拿這種網去粘。
皮卡負責尋找蜻蜓,三姑負責去粘。有些時候,皮卡也會拿過粘網自己粘。當在三姑的幫助下,將一隻高高地垂掛在樹枝上的蜻蜓粘住時,看著那隻在粘網上不住顫動翅膀卻不能飛起的蜻蜓,皮卡會兩眼閃閃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