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意見分歧(1 / 2)

顏樂樂不解地問道:“嘉豪,你開什麼玩笑啊?這怎麼賣東西?一點地理上的優勢都沒有。”

她擔心林嘉豪的店鋪開沒幾天,就要關門大吉了。

所謂地理上的優勢,從經商的角度上來講,至少應該有以下特征:

(1)人們經常會去的地方,但是顏樂樂看了下這商業街的環境,她壓根就不想逛第二次了

(2)人口集中的地方;顏樂樂站在那裏好久了,看不到有成堆的客流群

(3)購買力較高的地方;顏樂樂看著旁邊的服裝店明碼標價著,這價格低得讓人懷疑它的服裝質量

(4)靠近市場的地方;

(5)方便顧客的地方;若不是林嘉豪帶著她來,顏樂樂還找不到這地方

(6)有利於物質流通的地方;

她壓低聲音說道:“你看著相鄰的都是些什麼店鋪,要麼就是美容店,要麼就是服裝店,你好歹也找一家跟李江所在的店鋪差不多的來啊。”

顏樂樂看著這店鋪,約摸距離也就三四十平米左右,這林嘉豪還真是按照先前的想法來了,選擇店鋪麵積這麼小,她估計是資金問題,這還可以理解,但是這周圍的環境,她覺得一點都不符合這店麵的定位。

林嘉豪說出他的看法:“這跟李江差不多的臨街店鋪是比較適合他的項目,但是不適合我。從華仁跟兩大知名電商平台的這一合作中,我們似乎就可以看到電商平台開始與超市、菜市場和街邊店合作,共同開創零售市場新局麵。所以,我想先找一個地點適中、價格低廉的營業場所,再根據以後的經營狀況,重新搬遷好的經營地點。”

顏樂樂持懷疑態度:“你看著附近能找到同行麼?那些有人流方圓幾裏總是能夠找到同行的,那說明這裏是有競爭力的地段。零售店麵布局很密集越說明有人流量的。你看看北京路等步行街,店鋪之間是不是很密集?一走進去就能夠感覺到濃濃的商業氣息,隻有一條主街道,街上人頭攢動的,幾百米遠就有一家便利店。”

不像他們此刻站著的地方,鄰近的招牌都很是普通,說實話她自己都很不想來這裏逛街。

根本感覺不到這裏又什麼吸引自己來這裏逛街。

所以這讓她很費解林嘉豪怎麼會選擇這裏。

她印象中的那種店鋪應該是那種,門麵生意看起來紅紅火火,店員忙得跑上跑下的。

而不是現在這般的店鋪,周邊門店的LOGO已經脫落得麵目全非了,門麵也很是破舊了。感覺是很久都沒有續約的店鋪。

林嘉豪搖搖頭說道:“樂樂,你別激動先聽我說完,我是定位於社區,你沒發覺這周圍那麼多住宅區,但是卻缺乏我們這一行麼?跟你姐那,是不是大同小異?你說的那些店鋪在當市的,是人流量大,那北京路無疑是客流量最多的步行街了。但是隻能夠作為隨機性的消費人群,也就是常常說的最多是來逛逛的人群。”

他接著解釋:“也就是說,一個是長遠規劃,一個是一時之利,換位思考一下,易地而處,樂樂,你自己會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