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增加投資(1 / 2)

雖然這麼說似乎已經解決了一切,但現實並非如此,華夏集團目前合夥,實際隻是解決了文婷集團兩廣地區三個已經動工的商業廣場而已,剩下的兩個商業廣場,完全是文婷以及一群跟著馬學文賺錢的老板分擔。

如果馬學文在開五個城市的項目,華夏集團就算是有心思,恐怕也不可能跟著參與,因為前期需要的資金太大了,就算是華夏,也不可能從賬麵上一次性撥出來這麼多,更何況這一次能如此迅速的把資金到位,其中一大半的功勞也是銀行,隻不過這筆貸款屬於華夏集團和銀行之間的合作,即便投資失敗也與文婷沒什麼關係。

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上,華夏也好,馬學文的那幫朋友也罷,誰也沒有辦法在拿出一筆龐大的資金去支撐他的項目,即便是想跟著他賺錢,傾家蕩產的也掏不出來,所以馬學文隻能跑到南方自己去找投資或者合作夥伴。

第一站抵達的城市肯定是廣東,因為他要拜會張振國,希望能從他那得到一些意見,同時馬學文也想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看看張振國對於他的計劃有什麼指點,畢竟如今馬學文和張振國的關係,甚至在某個層麵上要比他和孫海強的多,因為和孫家的關係屬於互惠互利,與張振國頂多是互相幫助而已。

可能有人覺得擁有利益的交往比那些互相幫助要牢靠一些,畢竟這牽扯到了利益問題,對方就算在不想管,也應該考慮自己的損失,至於張振國在不想管的時候,完全可以撒手不管,也不會波及到自己。

實際並非如此,兩人說是互相幫助,實際張振國對馬學文是非常看重和認可的,希望能以忘年交的方式,讓馬學文和張家有一個緊密的聯係,也算是張振國為張家以後的人脈做出的投資。

否則在馬學文遇到危險的時候,張家怎麼可能驚動老爺子調動軍隊去幫忙,名義上兩方都沒有利益衝突,實際他們都在營造一種利益關係,隻不過沒有那麼功利心而已,在這點上張振國處理的可謂恰到好處,因為摸透了馬學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知道該給對方提供什麼,不給對方施加什麼,每一點都考慮了馬學文的感受。

所以現在遇到問題,馬學文第一個會想起張振國而不是孫海,因為隻要涉及到馬學文未來的發展和利益,孫海第一個考慮是對方能給予自己提供多大的價值,一旦不能提供價值,或者說考慮比較危險對於馬學文會造成損失的話,那麼孫海會第一時間否決,並且會幫馬學文做出一個什麼樣的決定。

說的簡單一點,張振國會對馬學文的以後做出一個自己的見解和指點,孫海則會在關鍵時候讓馬學文懸崖勒馬,兩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也有為身後家族的考慮,所以在不同方麵上,都能給予馬學文不同的幫助。

在抵達廣東之後,張振國派了車去接的馬學文,晚飯是在張振國住的公寓吃的,很簡單,但是卻很有心思,張振國兩口子下的廚,做的都是當地特色菜,而且口味上也考慮了馬學文北方人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