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滲透式投資(1 / 2)

不過馬學文的文婷集團,一般人是弄不明白的,無論是從財報上看,還是從別的渠道了解,都不知道公司內賺到的大筆資金用於何處,因為投資太分散了,而且是每個月都在不斷的投資,很少有人會用這麼燒錢的方式去投資,除非知道這家投資的公司或者項目一定會有比較大的前景,可是馬學文完全不同!

在這家公司還沒有什麼太大起色的時候,就不斷的投入,當然,他投資的金額也比較有意思,如果這家公司是一萬塊錢做的,每個月都要燒掉五千塊錢,那麼馬學文每個月就給他們投入五百,他的投資在這家公司來看意義不是特別的巨大,但是也會有不小的幫助,雖然占比也是比較小的,但是隨著不斷的追加資金,占比也在不斷擴大。

舉個例子,某公司在做一個項目,前期投入了十萬,這家公司每個月都要燒掉兩萬去不斷往下走,別人都不知道他們的東西出來會不會一鳴驚人,或者有足夠的商業價值,那麼馬學文就突然出現,給這家公司每個月固定投資兩千,是公司每個月花費的十分之一,看起來對公司不會有什麼影響,也不會影響公司發展的軌跡。

那麼馬學文每個月可以要百分之一的股份,隨著項目一年上線,馬學文的股份已經擴大到了十二,這家公司一開始要的是投資這個噱頭,可以跟別的投資方說,我們的項目現在就有人固定投入,所以他們不會計較馬學文索取的股份,同時馬學文也不會幹預公司的正常發展,可是隨著時間這點股份是不斷擴大的。

等到一年以後,公司項目上線,馬學文就開始追加投資,但是他要的股份還是和以前一樣,以前固定投入可能隻有兩千,那麼現在根據公司估值,比如一百萬啟動項目,一年後上線估值兩百萬,馬學文就拿出四千到一萬固定投入,要的股份和之前的一樣,等持有這家公司股份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時候,馬學文便停止投入!

而且在雙方簽訂的合同內,馬學文不參與公司運營,不幹涉任何決策,同時股份也不會在公司創業期間拋售,看上去對這家公司有著不少的好處,而且還有不停的現金流支持,實際等到最後,利益最大化的是馬學文!

這就是他滲透式的投注方式,目的有兩點,一個剛開盤的項目,一般不會出售大量的股份,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項目有著無比的信心,覺得未來能夠做到什麼樣,上來就買走我一半或者四分之一的股份,以後公司一旦做大,對於公司領導和這家公司發展是有很不利的一麵。

可是每個月的百分之一,而且公司可以隨時停止馬學文繼續增持,這兩個選擇就讓公司領導有著無比的信心,覺得他們熬過幾個月的時間,利用這個噱頭,在加上資金流,能夠得到的好處遠遠不是付出的那些,所以一般都會去同意馬學文的投資方式,實際在項目初期,很多公司都在觀望,隻要當你成型了,拿出一個東西的時候,才會有風投去評估,你什麼都拿不出來那段日子是最難熬的!馬學文挑選的實際也非常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