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方不方便說,我想知道最近,在崔小姐(毛毛)的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什麼特別的變故?對不起,我這樣問主要是發現她身上的後四個人格還不是太穩定,應該是最近才出現的。”醫生扶了一下眼鏡,和氣地對虎哥說道。
虎哥凝神想了一下說道:
“基本和之前沒什麼區別,要說變化,她從10天前開始在一家醫院做義工,昨天還還出了點麻煩。”
“能說一下是哪家嗎?”醫生追問道。
“就在四環路北那座灰色的三層小樓裏,算是一家臨終看護中心吧。”
“啊?嗬嗬,我知道,我知道。”醫生驚呼了一聲後又急忙笑著掩飾了一下。
李旦發現了他的異常,問道:
“請問,那兒有什麼問題嗎?”
“哦,沒有沒有,那裏的負責人苟主任以前是我的同事,也是精神科大夫,而且醫術很高明,不過……!”
他的欲言又止讓虎哥有所警覺,馬上說道:
“你知道,我雖然是病人家屬,但也是人民警察,如果那裏真有什麼問題,我會深入調查!”
“您誤會了,其實我剛進醫院時,苟主任就是我們科室的領導。他對多樣性人格非常有研究,很多論文都在國外發表,可以說是位醫學奇才。可就是對專業太過癡迷。
他經常到住院區的重症病房,對那裏的病人進行檢查。這些病人本來與精神科沒什麼關係。後來,有幾位病人去世,家屬就認為是苟主任的責任,而且那幾位家屬也是有身份的。院裏沒辦法隻好忍痛把他開除了,幾年前我聽說他開了這家公益性機構。”
“問個問題,我在那兒沒看到一位醫生,您知道是什麼原因嗎?”李旦問道。
“這個,這個,怎麼說呢……”醫生有些猶豫。但想到,麵對的是警察,也沒有敢隱瞞自己的想法,最後還是說出了知道的情況。
據他講,苟主任為人比較怪,在醫院人緣不算太好。但他學術上是非常有口碑的。因此,這家醫療中心剛成立時,還是有不少年輕大夫願意去那裏義務接診。但後來他們發現,中心裏的病人死亡率太高,一般的入院兩三個月就去世了,極少數能熬過半年。
雖然,來的患者都是身患有各種重病的老人,但這樣高的死亡率還是有點嚇人。後來就有人傳說,這座小樓解放前是一所教會的孤兒院,裏麵有不幹淨的東西。
表麵來說,多數醫生都是無神論者。但也架不住心裏別扭,漸漸地就沒有醫生再上門了。
最吸引李旦的一點是,醫生說這幾年一直有苟主任那邊的義工在醫院裏拉人。而且,都是在精神科這邊找目標。一些確診有多重人格症的患者被拉去做了義工。他最後還特別強調,這些都是聽別人說的,自己並沒有碰上過。
因為擔心毛毛,虎哥又向醫生請教多重人格的問題。
醫生這才緩了一口氣,介紹說:DID也就是多重人格,之前是一直不被正統的醫學體係所承認的。大概在10年前,國外的幾位專家策劃了一個特別的實驗。並通過這個實驗,最終證明DID並非空想,而是與精神分裂症完全不同的一種病症。不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甚至可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
參與實驗的人員被分為兩組:一組是確認的多重人格症患者,另外一組是模仿他們的普通人。專家們通過電腦對兩組人員的腦部進行了功能性掃描,以此來判斷患者主人格以外的其他角色人格到底是患者的一種想象,還是真實存在於神經係統內。